林道聽後,輕笑一聲,直接下馬,就閒庭散步般,徑直的走向山城內,那處刀意沖霄的所在。
宋智與宋魯互視一眼後,都對林道的尋找很是驚訝。
不過,兩人卻沒有開口詢問,只是默默的跟在林道後面,併為他介紹著一路上的山城景色。
宋家山城外觀和內在會給人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若前者令人想起攻守殺伐,那後者只會使人聯想到寧逸和平。
城內分佈著數百房舍,以十多條井然有序,青石鋪成的大道連線起來,最有特色處是依山勢層層上升,每登一層,分別以石階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車馬上落。
道旁遍植樹木花草,又引進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園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橋流水,池塘亭臺等無窮美景,空間寬敞舒適,極具江南園林的景緻,置身其中,便像在一個山上的大花園內。
主要的建築群結集在最高第九層周圍約達兩裡的大平臺上,樓閣崢嶸,建築典雅,以木石構成,由簷簷至花窗,縷工裝飾一絲不苟,營造出一種充滿南方文化氣息的雄渾氣派,更使人感受到宋閥在南方舉足輕重的地位。
宋魯和宋智兩人跟在後邊,有些驚訝的看著林道在亭臺樓閣、花木林園中不斷的穿插,一直來到位於山城盡端磨刀堂入口的院門外。
宋智止步道:“我兩人就不陪劍神進去見大兄了,希望你們能夠聊的愉快。”
林道沒有說話,也沒有停步,只是輕點一下頭顱,就直接跨入了院門。
直到林道的身影消失之後,宋魯才輕嘆一口氣道:“此人真是可怕。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不光能夠找到這裡,還能發現路上的所有的暗樁。”
宋智聽後,也不由得點頭苦笑著。
不提外面,林道剛一跨過院門,面前就是一道橫越池塘花圃的曲廊,沿廊前行,左轉右曲,放眼四方,綠蔭遍園,步移景異,意境奇特。
一路前行,身邊的景色更是變化不斷,在清幽寧靜中,卻讓人目不暇接。
曲廊盡端是座六角石亭,恰是池塘的中心點,被石橋連線往環繞庭院一匝的迴廊處。
石橋直指另一進口,隱見其中是另一個空間,古樹參天,茂密碩壯,生氣勃勃。
林道穿過石亭,過橋登廊,透過第二重的院門,眼前豁然開闊,盡端處是一座宏偉五開間的木構建築,一株高達十數丈的槐樹在庭院中心氣象萬千的參天高撐,像羅傘般把建築物和庭院遮蓋,在陽光照耀下綠蔭遍地,與主建築渾成一體,互相襯托成參差巍峨之狀,構成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
這樣的畫風,瞬間讓林道精神一振,大感暢快。
接著繞槐樹一圈緩行欣賞個夠後,才緩步登上有牌匾刻上“磨刀堂”三字的建築物的白石臺階。
沒有遲疑,沒有退縮,林道此時的步伐,變得凝重無比,每一步落下,都好似利劍出鞘般。
等上臺階,林道雙眸若劍般向前望去,瞬間就將大門洞開的磨刀堂內的一切盡收眼底。
磨刀堂偌大的空間裡,一人背門立在堂心,身上不見任何兵器,體型像標槍般挺直,身披青藍色垂地長袍,屹然雄偉如山,烏黑的頭髮在頭頂上以紅巾繞紮成髻,兩手負後,未見五官輪廓已自有股不可一世,睥睨天下的氣概。
兩邊牆上,各掛有十多把造型各異的寶刀,向門的另一端靠牆處放有一方像石筍般形狀,黝黑光潤,高及人身的巨石,為磨刀堂本已奇特的氣氛,新增另一種難以形容的意味。
林道雖然自負,但面對這被譽為天下策一刀手的超卓人物,亦心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