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瞎子 (1 / 3)

大業五年九月四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地處華山腳下的楊家莊,人口總共也就住了二十三戶,都是楊姓宗族開枝散葉而成。除了數百畝薄田之外,還需要進山打獵或採摘一些山貨賣掉,才能負擔起朝廷每年的賦稅。

此時,中原神州還算太平,前年頒佈了《大業律》後,匪患盜賊什麼的,在朝廷鎮壓下,並不怎麼猖狂。

而且,從大業元年開始,朝廷東征西討,肅清周邊異族。離關中最近的吐谷渾,更是才被朝廷剛剛剿滅不久。

因此,日子過得雖然清苦,但黎民百姓臉上,還是帶著淡淡的滿足。

楊軍,楊家莊人士,孤兒,軍戶出身。父親楊輝,大哥楊武,皆戰死在去年征討吐谷渾的戰役中。

兩人雖然戰死,但所獲軍功,卻讓楊軍繼承了軍候爵位,不光每月都能領到一份俸祿,還有一百畝免課稅的永業田可領。

除了這些正常獎勵外,楊軍還得到了一次進入武殿,修習武功的機會。

可惜,母親楊李氏,在聽到丈夫和大兒子死訊之後,終日以淚洗面,身體日漸消瘦,三個月前,也隨先夫而去,現只留下楊軍一人。

因此,楊軍在三個月的守孝期滿後,就拿著自己的身份戶籍和父兄留下的軍籍,前去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城縣衙,去領取父兄兩人的遺贈。

此時的政治民生,經過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數十年治理,還算政治清明,律法有度,楊戰、楊武兩人留下的遺贈,在楊軍出示了身份戶籍之後,衙門就直接將各種手續補辦好,並將一百畝永業田的地契交到楊軍到手中。

那一百畝永業田並不是直接分給楊軍,而是讓他自己選擇華陰境內那些無主田地。

楊軍知道後,就直接選擇了華山腳下,離楊家莊三十里左右,他發現的一處山峪。

那處地方,此時並沒有什麼人煙,峪口只有十來丈寬,內部卻非常平坦,足有三百多畝,且有一條山溪流過,並在山峪深處形成一個水潭。

唯一壞處,就是那處山峪處在山脈深處,外出很不方便。

但對於楊軍來說,那裡清幽安寧的氛圍,卻能夠讓他感到一絲心安。

因此,在縣令詢問他選擇永業田位置時,楊軍思索了半天后,還是選擇了那處山峪,作為自己隱居習武的地點。

是的,在整個家,只剩下楊軍自己一人後,他就有了遁世修道的心思。

此時,藉助父兄留下的遺澤,以及那塊永業田,楊軍打算自己建造一座道觀,避世修道,躲避今後的兵役。

這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農思想,只想安逸的活下去,並沒有多大的志向。

畢竟,若有穿越人士聽到楊軍的遭遇,心中閃過的想法,楊軍的情況,一定是小說中講述的主角模板,而且是逆襲流的主角。

可惜,現實不是小說傳記,並沒有多少知識和見識的楊軍,想要的不是逆襲打臉,萬人敬仰,只是想找一塊能夠安身立命之地。

所以,識字不多的他,在選擇武功秘籍的時候,也是詢問了武殿的執事,才選擇了一部大隋軍方通用的軍道戰技血殺十式和相配套的內家功法血殺經。

然後,在掏了十兩銀子後,進入武殿傳法閣,透過裡面的教習傳授後,花費了三天時間,才真正的掌握了招式和內家功法的修行要訣。

之後,在教習的守護下,楊軍開始修行血殺十式的招式和血殺經的呼吸吐納法門,爭取儘快將兩者修行入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