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陽。
一大早,權貴雲集的清化坊,便鬧騰了起來。
今日並不是清化坊內那座權勢當下最盛的魏王府舉辦什麼家宴,不過也算是息息相關。
清化坊內一座座府邸的早起貴人們,正踏上露水未乾的馬車,在奴僕隨從們的擁護下,準備前往皇城紫微宮前的廣場。
籌備許久的大周頌德天樞,將在今日正式完工,據說分佈四方的四座大佛,也已經陸續完工,萬眾矚目的天樞加大佛的頌德體系,算是徹底完成。
幾日前,衛氏報喜,聖人大悅,特意頒旨,於今日在坐落天樞的紫微宮廣場上,舉辦一場盛大的祭天大典。
為何是祭天大典,而不是像江州那樣的慶功大典,原因其實很簡單。
所謂天樞,自然是與上天溝通的,當朝聖人作為大周天子,乃是上天之子,是上天的代理,承載著上天的旨意,以此在人間頒佈律令,管理人間事務……
而與上天溝通,自然少不了祭祀儀式,祭天大典自古以來便是屬於帝王的領域,相比於江州那樣慶功,當朝聖人與衛氏雙王更看重的是它象徵天佑大周的政治意義,任何能代表天命的東西,都是帝王最看重的,是社稷統治的基石。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所以今日這場祭天大典,不僅召來了滿朝文武參加,還邀請了神都範圍內所有的萬國異邦使臣。
規格很高。
晨曦落在清化坊一輛輛隆重出行的馬車上。
不過魏王府那邊,卻顯得有些寂靜。
不是無人,而是王府眾人氣氛肅穆。
準備出行的儀仗隊已經備好,停在正門口,惹得路過的坊鄰們側目,但是整個儀仗隊遲遲未開,從親王規格的玉輦處,到府內深處內宅,這一路上每隔五步,都有親衛死士站崗,大致看出,那位魏王還未離府,也不知在蹉跎什麼。
王府深處,衛氏家祠的門前,一夥人正在圍聚,有王府的親衛隊長,有大管家,還有衛氏的公子郡主,只見他們都老老實實停在門前,不時的交換下眼神,最後默契的朝緊閉的家祠大門,投去或無奈或莫名的目光。
無人敢進去打擾。
他們靜靜垂手等待著。
衛氏的掌舵人之一,魏王衛繼嗣,正在裡面,從天還未亮,進去起到現在,都還沒有出來。
但是卻沒人敢進去催促。
和魏王關係很近的衛武眼下不在京城,門前有些人不禁心想,若是那位做事沉穩的衛武在就好了,至少也能進去探探情況。
自從六公子、三公子在外陸續遇害,魏王便性格喜怒無常起來,加上上次在內宅拔劍殺妾的事情發生,現在王府內的衛氏家眷們都不敢私自闖入了,更別說其它家僕。
與門前焦急等待的眾人氛圍不同,大門內,衛氏家祠裡,衛繼嗣一襲黑衣,頭戴白布帶,在大堂內走走停停,正在給桌上的牌位一一燒香。
他臉色平靜,動作熟練,不一會兒,來到了桌上最末端的兩個牌位前。
這兩個牌位屬於衛少玄,衛少奇。
衛繼嗣插好了幾柱香,抓起袖子給兩個牌位仔細擦了擦灰。
做完這些,在它們前方,停駐了一會兒,眼皮低垂。
他背對門口,逆著光,即使有人站在旁邊,也看不清楚他明暗不定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