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圓月。
洪州以北、江州以南的兩州交界處的一條大江上。
寬闊江面,數十艘或大或小的舟船正在徐徐行駛。
江、洪這一段的長江江水還算清澈,遠沒有下游金陵等地靠近入海口處的江水渾濁。
一輪皎潔圓月下的江面,波光粼粼。
從高處俯瞰,江面上的百舸千舟,在月下與奔流江水一同行駛,恍若紋絲不動一般。
凝固成一副頗為壯觀的畫面。
某人若是在,高低得吟一句: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行駛在兩州交界這條航道上的舟船,有來有往,算是擁擠熱鬧,客船、漕船、商船、貨船各種都有。
甚至還有一些沿岸州縣達官顯貴、豪客青樓的奢華畫舫,飄蕩在江邊。
不過當下的洪、江二州,緊鄰前線,江面上最多的還是一路向東避難的客船,與默默西行運送物資的貨船、漕船。
船流的兩側邊緣,不時還駛過幾艘點滿火把、滿載兵甲的官船,安靜護送著糧草航道。
不過,江面上船隻數目太多,官船必然無法一一監管,所以只對押運後勤糧草與重要物資的漕船、貨船才緊隨盯梢。
至於那些客船、商舟、畫舫大多漠視不理,只要不靠近行駛在大江最中央的那一支後勤船隊即可。
此刻,岸邊不遠處的江面上,正有一艘普普通通的龐大商船,靜靜停泊,燈火通明,掛著某個江南小有名氣的商號旗幟——桃壽齋。
一家售賣名貴草藥、兼顧精緻糕點瓜果的商行。
這艘桃壽齋的商船並沒有引起周圍江面上過往船隻的注意。
從落日傍晚到現在月上枝頭,不時有一些孤零零的扁舟駛來,停泊商船邊上,放下人後,迅速駛離。
這些扁舟,有來自岸邊州縣的,也有來自江面上一些匆匆南下的客船的。
登上甲板者,有虯髯客,有化緣僧,有賈人妻,也有青巾道士,還有醉臥舟內飄蕩而來、搖晃上岸的慵懶書生,陰柔到不知男女……
這一批頗有特殊的客人們在船內停駐一段時間,有的走的早,有的長留。
離開者,走出來時,都手拎著大包小包的草藥,東家老闆娘親自客氣的把他們送下船去,在甲板上靜靜目送客人離開,接著轉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畫舫群舟。
一入夜,江岸邊的州縣,就有青樓酒館的畫舫遊舟駛來遊玩。
它們距離臨時停泊的桃壽齋商船不遠。
這些畫舫遊舟張燈結綵,發出絲竹管絃的靡靡之音,其中還有豪客公子的爽笑與舞女歌姬的軟糯歌吟等,不時傳來。
此刻,江畔夜色中,正響著一道悠揚清越的琴聲。
那片畫舫內隱隱還有清倌人嗓音嘹亮的伴奏吟唱: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