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孃的纖瘦身影出現在抄經殿廣場前。
她眼圈稍紅,像是哭過。
風塵僕僕的趕來。
特別是,在看見前方正板臉等待的一位狐白裘女子的冷漠身影后。
謝令姜發現,繡娘背手腰後,微微低頭,匆匆的腳步略緩。
更顯得柔柔弱弱,惹人憐愛。
就像一隻無家可歸的溼漉小貓怯怯返回,令人忍不住伸手揉頭。
但是謝令姜卻知道這位吳裙啞女的實力,能輕易削下柳福一臂,纖弱小身板揹負一柄三尺長劍,更顯得她性子裡藏著的一抹堅強。
只是,似是從狄公閘匆匆趕回來的啞女,不知為何。
她小臉有些茫然失神,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般,患得患失,心不在焉……
就在謝令姜蹙眉不解之際。
“你還知道過來?”
雙方離的還挺遠,雪中燭就已開口,繃著一張臉說:
“藏啊,怎麼不繼續藏了?不是會藏嗎,只要我沒逮到,你溜出來一趟再偷偷回去,也沒人發現,你那幾位好師姐都能幫伱圓場。”
“啊……”繡娘腦袋更低了,老老實實走來。
這副反覆犯了錯,卻還實誠乖巧、內疚歉意的模樣,令雪中燭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今日龍城,鼎劍出世,魚龍混雜,你難道不知?
“違背禁足,私自離殿也就罷了,來到龍城,也不知幫忙,四處躲我,還跑去越女峽上游,那兒剛剛塌閘,也不知你究竟是在尋什麼?”
狐白裘披肩的雪中燭側身,閉目冷聲,背朝秀娘,氣不看她。
遠處,繡娘停步,空“啊”嘴巴,小臉有些無地自容。
“大女君誤會了。”
謝令姜聽了會兒,忽然插話:
“您這位師妹剛剛也來過這裡,還去過山下的鹿鳴街,與我有數面之緣,應該……應該也是在幫大女君尋找鼎劍,至於為何跑去越女峽……”
她想了想,語氣推測道:
“大女君有所不知,您師妹曾路過狄公閘,出劍救過我大師兄,他是龍城縣令,有治水救民之責,想必這位姑娘應該也是心憂龍城百姓,心地良善,所以剛剛狄公閘塌陷,以為大水殃民,才飛奔去上游狄公閘,不是您想的那樣遊山玩水、不務正業。”
雪中燭皺眉,側目看向繡娘,眼神詢問是否如此。
“啊啊。”
誰知,遠處的啞女老實搖頭,低頭不敢去看替她說好話的謝令姜,秀髮遮掩的臉頰浮現些許、後者看不懂的複雜之色,其中似有……愧疚?
雪中燭輕哼一聲,不置可否。
謝令姜臉色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