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王離閒遇刺重傷一事,傳回洛陽,震驚朝野。
原本朝野上下,正在應對嶺南、洪州兵亂的布兵派遣一事上,進行博弈,暗中激流不斷。
此道訊息傳回後,宛若烈火烹油,廷議愈發激烈,杖下後御前會議上,諸王公卿們熱烈爭論起來。
有朝臣提議,潯陽王離閒有思念離乾、狼子野心的嫌疑,應當立即罷黜王爵,押送回京,嚴加囚禁。
有朝臣反駁,說潯陽王離閒為陛下嘔心瀝血造像,以孝為先,此乃反賊李正炎離間之計,利用潯陽王夕日旗號、年號,乃鬼蜮伎倆,若潯陽王蒙冤下獄,更是助長李賊言論,定會加大對女皇陛下的謠攻誣陷,不可中計。
亦有朝臣以最新事實勸諫,說反賊同夥王俊之充當說客,蠱惑潯陽王,潯陽王對陛下忠孝不二,不為所動,才招致反賊狗急跳牆,夜襲刺殺,陛下應當召潯陽王回京,好生保護。
也有一些朝臣,持贊同潯陽王回京的意見,不過原因是,江州太過危險,正在成為交戰前線,得防止江州失陷,導致反賊俘獲潯陽王,佔據大義。
種種言論,絡繹不絕,暗藏各異心思,充斥這幾日的洛陽朝堂。
就在暗流湧動,各執一詞之際,
這日傍晚,某場杖下後御前會議結束後,一道御口親開的聖旨從鳳閣火速發出,飛向江南。
任命潯陽王離閒為江南道安撫大使,
坐鎮江州,撫慰江南道計程車民官兵,察江南民心,防備西南叛軍,
同時,等待朝廷新任命的行軍大總管與征討大軍抵達,協助平叛。
簡而言之。
潯陽王不僅不走,還要協助平叛,甚至成為了名義上的討伐平叛的主官。
朝野驚詫,一時間,竟無多少人提出異議。
……
“江南道安撫大使,這是個什麼官職?”
潯陽王府,聚賢園的書房已被燒,眾人換了一處地方,轉在離閒讀書的書齋,繼續議事。
不久前,傍晚時候,朝廷最新任命的聖旨抵達潯陽城,離閒臥榻,臉色蒼白的接旨。
夜深,歐陽戎來到潯陽王府,眾人在新書齋聚首。
前兩日才剛被御醫救醒、臥病在床的離閒,真“活蹦亂跳”的坐在太師椅上,端碗夾菜,夜宵加餐。
雖然依舊面唇灰白,沒有血色,但是看他飛快夾菜、眼睛亮亮的模樣,哪裡有大病初癒的病患樣子,
只不過這一幕,妙真等女官沒法看見,嗯,就算看見了,估計也裝作沒有看見。
此刻,一份明黃布帛材質的卷軸,隨手攤開在飯桌上,餓壞的離閒一邊嚥下飯菜,一邊用筷子指了指聖旨,疑惑問道。
離裹兒簡言意駭,回答四字:
“穩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