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清化坊。
魏王府門口,訪客車馬,這些時日少了很多。
前幾日的元宵佳節,雖然府門外依舊熙熙攘攘,卻也不復此前的車馬盈門。
似是少了些什麼。
京城內訊息靈通之人最近大都知道,不久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魏王殿下,這段日子深居簡出。
賓客拜訪全都見不到他的面。
元宵之夕,除了宮內聖人的賜宴賞酒,魏王府內的元宵晚膳也是沒有波瀾的舉辦,一些嫡系族人聚會吃完,匆匆散去。
算是這些年來,難得平淡低調的一回,和以往喜好彩頭排面,列鼎而食、結駟連騎的衛氏作風十分不符。
但是神都朝野上下,並沒有多少人討論,聰明人皆心照不宣的忽略,歡快進入節日的氣氛。
在這座居天下之中的千年古都裡,別說個人了,哪怕當朝顯赫的一家一姓的悲歡,依舊難抵萬家燈火的喜慶。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整個元宵假期,作為衛周政都的洛陽城,依舊夜市燈火輝煌,高樓紅袖熱鬧。
珠璣羅綺,煙花柳綠。
喜迎天祐三年。
……
“王爺,該用膳了。”
傍晚,一座祀堂,黑燈瞎火。
一位國字臉的皂服壯漢邁著小步,快速走到祀堂門口,朝漆黑門內恭敬抱拳道。
他身後兩位婢女,各捧食盒與水瓶瓷壺,低頭不敢亂看。
這座家族祀堂,已經成了魏王府上下皆知的一處禁地。
魏王殿下除了例行早朝或入宮參會,只要是待在王府內,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座祀堂裡。
前兩日,連魏王殿下此前十分疼愛嬌慣的一位年幼小郡主,調皮跑進去大聲嚷嚷找阿爹……都被趕了出去,還連累了母妃一起禁足扣銀。
愈發沒人敢來觸碰黴頭了。
國字臉壯漢微微抬眼看去,只見擺滿衛氏牌位的祀堂內,接近門口的位置,擺放有一張梨花木太師椅。
一道寬大蟒服的漆黑身影坐在椅子上,兩手擱在扶手上,一手肘起,撐著下巴,恍若面朝門外天際,那殘陽似血、晚霞回家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