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燙知識是,
江南道距離關內兩京約莫兩千餘里。
而江州、洪州又處於廣遼的江南道中心位置。
按照八百里加急,是一天趕路八百里,來計算。
一道緊急軍情沿著最快的運河、官道傳回神都洛陽,需要至少半旬。
這還不算途中的意外耽擱。
而眼下大周採用的,還是乾初太宗劃分的天下十道,
縣、州之上,一道之內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行政單位,各州算是各自為營。
所謂的一道監察使、節度使之類的職務除了邊境外,其它道並不常設。
或者說,眼下這些官職存在,但是還未形成歐陽戎前世歷史上那種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的強大實權。
簡而言之,道一級的行政單位暫無卵用。
大周朝這種中央集權、地方臃腫的內重外輕情況,有好有壞。
好處是一道之地,被切割成一座座州縣,各自監督,不易生亂,後方安定。
而壞處是,一旦出事,反應緩慢,無人站臺。
於是乎,眼下北歸戍卒在洪州生亂一事,在訊息還沒傳回神都,朝堂還未做出反應之前,
訊息傳達來回一趟將近一旬時間的視窗期內。
只有江州大堂、洪州大堂的主官們自己,做出響應。
當下便是這種混亂、驚慌的局面。
正堂內,江州官吏雲集,氣氛沉默。
面對歐陽戎、胡夫等人齊齊望來的目光。
王冷然皺眉,不禁看了眼歐陽戎坦蕩平靜的表情。
他臉色陰晴不定了會兒,
少頃,勉強點了下頭:
“胡公公稍安勿躁,本官這就去與折衝將軍們商議一二。”
王冷然匆匆離開了正堂。
前去召集折衝府將領。
不管如何,眼下這個危機時刻,歐陽戎、王冷然二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洪州、江州互為犄角,唇寒齒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