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佛四洲,揚州、江州、桂州、太原。
“在揚州、太原修建大佛也就算了,吾倒也能稍微理解,
“‘揚一益二’,揚州乃是南方數道最繁華之所,太原也是河東道治所,號稱北都。
“可帶上咱們江州,還有嶺南道那邊的桂州,又是怎麼回事?咱們兩州百姓可沒這麼寬裕。
“造佛為何不在關內兩京建造?誰不知道關內最是富足,豈能如此不公。”
雲水閣二樓,有一位瘦臉士人哐哐拍桌道。
同桌另一位中年士人的聲音響起:
“齊兄息怒,在下起初也是不解,不過後來聽說,這四方佛像是與大周頌德中樞配套掛鉤。
“且四方佛像選址的四洲,好像是上陽宮望氣士們給聖上的建議,現在看來,是有深意講究的。
“江州乃天下眉目之地,大山大江大湖皆有,而西南邊的桂州,同樣山水甲天下。
“大周屬金德,修建金身大佛坐落於山水絕佳之處,符合金生水的格局,國運昌盛之意。
“那些陰陽家望氣士們,呵,蠱惑聖心是有一手的。”
這位勸阻的中年士人冷笑,剛剛憤怒發言的齊姓士人冷靜了些,不禁多看了眼前者:
“沒想到陳兄也懂陰陽五行之道。”
“略懂一點。”頓了頓,陳姓中年士人意味深長道:
“另外,在太原建造佛像,此地微妙,也有深意啊,試問齊兄,可還記得,離乾的龍興之地是在何處?”
“當年太宗不就是從太原起家……”齊姓士人話語頓住,少頃甩袖,怒斥一聲:
“定是衛氏與陰陽家望氣士們的建議,成天鬼蜮心思,妖言惑心,蠱惑聖聽!”
正值中午時分,整座雲水閣二樓,除了角落裡常服出行的歐陽戎、離大郎、燕六郎所在的一桌,安靜吃飯外。
其它桌前的賓客們,不少皆在討論朝廷時事。
距離朝廷頒佈聖旨,要募資建造大周萬國頌德中樞與四方佛像,已經過去一個多月。
可是民間士林的議論,依舊沸騰難息,甚至愈演愈烈。
“檀郎,要不要換個包廂?”離大郎收回目光,不禁擔憂喚了聲。
歐陽戎抬頭,看了眼二樓大廳。
議論時事者,不少都是士子、文人打扮,慷慨激昂,而一些商賈食客對此大都不感興趣。
他最近因為準備州學釋奠的事情,才知道至聖先師廟就在雲水閣附近,只有一條街拐個彎的距離。
難怪經常有士子們前來此樓聚餐,上次遇見憤青越子昂,倒也能理解了。
歐陽戎收回目光,朝離大郎搖搖頭,埋首吃飯,動作平靜。
離大郎與燕六郎對視一眼,也跟著他安心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