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腳,一處牌坊邊。
歐陽戎本準備趕往折翼渠坐船,卻碰到了帶領龍城百姓們前來避難的燕六郎一群人。
見燕六郎等人面色有異,歐陽戎緊張起來,立馬一陣追問。
“阿山?”
歐陽戎臉色先是一愣,聽完後,他長鬆一口氣。
“幸虧有阿山在!”
只是旋即,歐陽戎又微微皺眉,“不過阿山怎麼這麼快回來了,不是替我送人回南隴嗎。”
他低語一句,臉色既憂又喜。
不管怎樣,在歐陽戎沒回來之前,縣衙那邊暫時能有柳阿山代替他站出來穩住局勢,總歸是眼下諸多壞訊息中的一道好訊息。
事無鉅細講完詳情後,燕六郎臉色慚愧,低下頭:
“明府,是我沒用,最後還得阿山兄弟站出來……”
“無事,各司其職!六郎做好你該做的。”
歐陽戎安慰一句,轉頭看了一眼遠處群山間的青色狼煙。
他垂目呢喃:
“也不知道,阿山收沒收到小師妹送的信,知道我回來了,他應該心裡壓力能小點吧……
“還有,六郎說,阿山在彭郎渡準備搶救水閘的物資,可這一次,今時不同往日,上游雲夢澤的漲水是有原因的,且就在眼皮子底下。
“當務之急,應該是得趕在漲水接近狄公閘的閾值、沖塌之前,去小孤山阻止柳家鑄劍……”
歐陽戎點頭,目光從遠處的蝴蝶溪小孤山方向收回。
四望左右。
只見,眼下不止燕六郎這第一批百姓抵達大孤山。
四面八方,都有一批批百姓遷徙的人流,匯聚到大孤山腳。
應該是柳阿山代替歐陽釋出的縣令手書,被分派到了各地,上下游各地鄉鎮的百姓們,在鄉賢族老們的帶領下,相續朝這邊趕來避難。
經過不久前的上一次雲夢澤漲水的撤離經驗,龍城百姓們倒是相對熟絡起來,對撤退避難一事阻力減小。
最重要的,還是這些日子,某位蘿蔔縣令積累的威信。
歐陽戎並沒有在大孤山腳逗留太久,待理清思緒,又安慰好聚攏而來、熱情擁護的父老鄉親們。
歐陽戎轉頭叮囑了下燕六郎關於百姓避難的一些注意事項。
“六郎堅守此地,我先去折翼渠找船!”
他從捕快手裡接過一匹快馬,輕盈翻身,揮鞭打馬,身影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