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浪清溪魚兒饒,蘆脆草幽飛鳥鳴。
溼風白雲號子亮,器利鎧鮮威勢驚!
一片廣袤無垠的寬闊湖面之上,當中一艘三十多米長的巍峨戰船穩然前行,四周則有二十幾艘中小型船隻環繞來往。
馮易站在鬥艦的第二層甲板上,迎著溼風慨然而嘆。
這艘鬥艦長三十八米,寬十三米,高十餘米,寬首翹尾,分上下兩層甲板;
每層甲板的四周都有半人高的女牆,而第一層甲板之下的船艙裡邊還有兩層。
其中最下方一層較小,乃是用以儲備物資的;
較上的一層則是划槳的力士所在。
船身兩側有近百處掣棹空,平常航行時,一棹只有一人划動;
可若是激戰時,一棹將會有兩個划槳力士共同划動,以使得戰船能夠擁有最出色的行進和反應能力。
這點跟歷史上明顯有著不同。
在歷史上,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期內,戰船的划槳手都是暴露在第一層甲板之上;
反倒是西方的一些帆座戰艦會將划槳手置於船艙之內。
不過戰船方首翹尾的形狀卻是並未有太大變化,仍然跟歷史上差不多。
這≯長≯風≯文≯學,←f√◆t般形制可以裝載更多計程車卒和物資,可卻也使得其只能在江湖和近海活動;
若是想要前往遠海活動,那是萬萬不行的。
因為如此形制使得戰船的重心抬高,很難抵禦強大的風暴。
這艘鬥艦滿載的話,可以容納上千人,不過此時除了划槳的兩百力士外,便只有八百紫霄衛和紫衛;
至於其他的五百紫霄衛卻是分散在五艘艨艟和二十艘赤馬舟上。
除了划槳的力士之外,每艘艨艟可以容納二百人,赤馬舟則可以容納六七十人。
赤馬舟之所以以赤馬為名,正是因為其快若奔馬的速度。
在風平浪靜的江湖之上,赤馬舟和走舸乃是速度最快的船隻。
這二者用以偵查和快襲是最適合不過的。
“將軍大人,前方拐過蘆葦群,便是白麟嶼了。
小老兒此前便是在那裡碰到錦帆義士的。”
當戰船陣列來到一處較為狹隘的水口時,馮易身旁的一個老者忽然出聲道。
這老者乃是長年在這彭蠡澤打漁謀生的漁夫,亦是馮易派人找來的嚮導。
對於彭蠡澤,馮易等人可是兩眼一抹黑,想要在這廣袤的大湖中尋到甘寧,那自是極其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