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奸宦當道,民不聊生,不出數年便會天下大亂,到時亂世之際,諸侯並起,枯樹危矣。”
“又觀江東人傑地靈,豪傑輩出,心中預料到定有人才脫穎而出,便詩中有此提到周瑜二字,實為美玉出頭之意。”
“天下大亂,群雄爭霸,定有天下英雄相爭而並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是天道使然也,故曰三國。”
楚風根據史實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的說了一通,才勉強自圓了其說。
卻只見那賈詡,眉頭深皺,一言不發,似乎在沉思著楚風說過的話語。
“先生深藏不露,原以為只是魯莽之輩,文和卻有眼不識泰山,差點漏交了高人,實乃罪人也!”
賈詡久思過後,似乎幡然醒悟,又連忙站起身來衝著楚風深深一拜,口中謝罪般地說道。
沒等楚風站起身來自謙的說上幾句,這賈文和又連珠似的提問道:
“剛才先生說不出數年便會天下大亂,想必已經看出了什麼苗頭,不知可否有根有據。”
“又說到時天下英雄並起,不知在你心中,哪些稱得上英雄二字?”
楚風舔了舔有些發乾的嘴唇,心中暗道這些有名的謀士,都喜歡這麼刨根問底嗎?奶奶的,喝他一杯茶還真是不易!
可是楚風又不想放棄招攬對方的好機會。
顯然這賈詡還沒有前往河東投奔董卓,這對他來講正是挖牆角的好機會,今天就是渴死,他也認了!
可是他不是賈詡,並不知對方此時心裡面的震撼。
他萬萬想不到,這個世上還有如此年紀的人,便能預測未來天下的走勢,甚至比他看得更深更遠,心中不由地暗暗折服。
而自己與對方比起來,簡直就是癩蛤蟆遇到青蛙,裡外都沒人家好!
心中有些不服氣,卻又比不過對方,好在心胸寬廣才出言不斷地求教著,希望對方真是有大才之人,滿心的想跟對方成為朋友。
原來賈詡本想去河東投奔董卓,算到那董卓太守未來必然會有大成就,想借此發揮自己的才能。
那時的董卓確實英勇善戰,降伏羌人功績顯著,為人頗有謀略,加上豪爽好客,聲名在外,又任職河東太守,自然吸引著一些人才前來投奔。
畢竟兩者之間都有一個“狠”字在惺惺相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