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文聘已經渡江而去。”張遼對此也沒辦法,荊州軍肯定會封鎖江面,他們現在想渡江,對方必然會用水軍優勢限制這邊,甚至有可能直接攻擊這邊的船隻和水軍。
再說了,文聘這樣的將領,若真能抓來,荊州水軍其實也不足為懼了。
“以前曾聽劉磐兄長說過一人,乃是荊州老將黃忠,早年黃巾賊亂時,曾力破千軍,文聘將軍還有劉磐兄長都受過此人指點,只是因為年邁,一直未得重用。”劉琦回憶道。
“此人多少年紀?”張遼疑惑道。
“算起來,該有古稀之齡了。”
“七十了?”魏延搖了搖頭:“那還是別找了,讓人家安度晚年吧。”
打到荊南也只是時間問題,沒必要把個老將找出來,擾人清淨。
“此人在何處?”張遼看向劉琦道。
劉琦搖了搖頭:“在下也只是聽說,至於此人是誰,現居何處卻是不知。”
“有勞公子了。”張遼嘆了口氣,看來只能另想他法渡江了。
“將軍,我倒是有一法!或可一試。”送走了劉琦後,魏延來到張遼身邊,對張遼建議道。
“哦?”張遼看向魏延。
“末將帶一支人馬,扮作荊州潰軍渡江而去,找機會燒了他們戰船,將軍趁勢揮兵渡江!”魏延看著張遼道。
現在最大的困擾不是沒船,而是有船不敢過江,別看在地上打荊州軍跟打兒子一樣,他們這身鎧甲要是在江中沉船了,落水後會不會水其實都不重要了,江面上最多留個泡證明他們來過。
沒有水軍將領,沒有水軍,想渡江就是妄想。
張遼聞言點點頭,這也是個法子。
“將軍。”徐晃突然看向張遼道:“主公當年在南疆擊敗那烏戈國藤甲兵,繳獲了大量藤甲,離開時給將軍留了三千副,若以此藤甲渡江如何?”
“藤甲?”魏延疑惑的看向徐晃:“此物如何渡江?”
“這藤甲乃烏戈國人用藤條編制,用油反覆浸泡後所得,不但刀槍不入,而且遇水不沉,我軍將士身披藤甲渡江,便是船沉了也不會入水,而且此物頗為輕便,依在下看,卻是水中作戰最佳甲冑!”徐晃道。
“竟有此等奇物?還是三千副?”魏延驚訝道。
“不錯!”徐晃點點頭。
張遼思索道:“如此,我倒是有一計,便依文長之計,由文長扮作荊州潰軍混入敵軍,不過倒也無需燒船,由公明率領藤甲軍渡河,你們兩部內外夾擊,破敵水寨,待事成,我便揮兵渡江!”
計策嗎算不上什麼高明,但其實大多數計策看起來都不會太高明,適用就行,張遼身邊這魏延和徐晃一個膽大心細,有將帥之才,另一個沉穩幹練,也是獨當一面的人才,此二人若能配合,加上張遼居中排程,破其水寨接應主力渡江當不成問題。
“末將領命!”魏延當即點頭。
這混過去的人,自然得用南陽軍,南陽本就是荊州的,只是後來先後被袁術、呂布所佔,一直不是真的歸屬荊州,言語都差不多,甚至南陽軍中是有不少荊州人的,如今荊州軍方經大敗,士氣不振,軍隊混亂,江北這邊,不時還有荊州軍往過逃,他帶人馬分批過去還是能行的。
徐晃也點點頭,魏延的本事他是認可的,雙方配合,雖然這次少了火神砲、引爆雷、震天雷這些火器相助,但蜀軍戰力本就不俗,配合藤甲,就算近戰也定能將這些荊州軍擊潰。
“去準備吧,如何做,自己定!”張遼直接放權,手底下能幹就是好,自己不用太操心,他們自己會做完善,自己只需要等結果,及時將兵馬、輜重這些送過去,接下來攻佔荊南就行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