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商議已定,各自回營,到傍晚時,太史慈帶著潰兵與孫策主力匯合,親自來到孫策面前,對著孫策一拜道:“末將無能,折了我軍軍威,請主公降罪!”
“如何敗的你尚未說,我如何定罪?”孫策擺了擺手,沒有直接降罪,卻也沒有將他扶起來,若真是太史慈這裡出了問題,該有的教訓不能免了。
太史慈點點頭,將出兵到新野,敵軍主動出迎,包括自己如何應對,每一步細節都說的清清楚楚。
這種東西可騙不了人,孫策、周瑜都是久經戰陣的行家,若是說謊,稍有錯漏便能辨別出來。
“有利器而不用,等我軍靠近了方才施展出來,只能算小聰明。”周瑜皺眉道:“不過若真如子義所言,此人治軍之嚴,堪稱恐怖!”
利器的話只要注意些,不可能如今日造成這般嚴重的損失,但太史慈敘述中,真正讓周瑜重視的,是對方對軍隊的掌控。
要知道,臨敵變陣風險是很大的,別說無能之輩,一般將領若臨敵變陣也有可能直接讓軍隊混亂從而導致整支軍隊的敗亡。
但高順不但臨敵變陣,而且能絲毫不亂,這就有些恐怖了,你也可以說對方兵馬少,船小好調頭,但五千兵馬做到這種地步有多難,同樣作為統帥,周瑜比任何人都清楚。
孫策默默地點點頭,嘆了口氣,伸手將太史慈扶起來:“勝敗乃兵家常事,此戰也不能全怪子義,那高順確實厲害,便是換做我來領軍,不知深淺之下與之交手,多半也會敗!”
就太史慈描述中的高順,同等兵力下,孫策還真沒把握贏,不止是高順統帥能力的問題,那些兵也絕對是精銳,否則光有好將,士卒參差不齊也做不到這種程度。
“主公還是降罪於我,末將心中也好受一些。”太史慈苦澀道,他自降孫策以來,也打了不少仗,不是說不能敗,但像今日這般慘的,他感覺不受些教訓,都對不起那些死去的將士。
高順沒損失多少兵馬,他帶的先鋒軍卻是直接被打潰了,那可是江東精銳啊,現在想想都覺心疼。
孫策點點頭,錘了他一拳道:“行了,打仗哪有不敗的,今日丟的,明日再打回來便是,休要效那女兒之態,徒惹旁人笑話!且去休息,明日交手,若還是這般模樣,那可真該軍法處置了!”
“喏!末將告退。”太史慈默默地點點頭,對著孫策一禮,轉身退下。
太史慈離開後,孫策看向周瑜:“看來被公瑾說中了,這高順絕非易與之輩!”
“伯符怕了?”周瑜笑道。
“我想起來了,我和這高順當年在嵩山下還有過交手,那時我與公覆、韓浩阻截呂布,公覆也是那一仗沒的。”孫策說到這裡,眼眶有些發紅。
周瑜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打仗嗎,總會有人倒下的。”
孫策點點頭:“我知道,這高順當初便在呂布身邊,說起來也是個厲害人物,可惜在呂布身邊,旁人只知呂布,卻忽視了此人,如今看來,此人本事不在那張遼、徐榮之下。”
周瑜也是嘆了口氣,這呂布何其幸也,自己打仗厲害也就罷了,麾下還有三個這般能夠獨當一面之人,這任何一個,放到諸侯帳下,那都是能夠被當做主將的,呂布足足有三個,當真羨煞旁人吶。
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呂布不但有識人之能,更有用人之能,關中能有今日之氣象,實非偶然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