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相見,自然好辦事,直接推開大門,把他引到一間資料庫裡。格雷特和賽瑞拉肩並肩站著,面對通天徹地的兩排木架,每個木架分為四層,每層一排大箱子……
“這麼多?!”
“真有這麼多。”辦事員先生淡定地一揮手:
“去年年底剛統計過一次,在尼維斯登記的船舶,約有1000條左右,將近20萬噸。按照尼維斯的法令,超過100噸的船,都要向市政廳提交航海日誌備案。”
一年1000條。
來回往返。
舊船退出,新船下水,滾動增減。
然後,就成了這麼大、這麼大、這麼大的一堆……
格雷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這些航海日誌,除了年份之外,是按照什麼方式排的?客船?貨船?噸位?跑近海遠洋?還是別的?”
“按時間,尊貴的大人,按照到港時間。每個月的歸攏在一起,每年封存一次。”
格雷特扶額。按時間是最麻煩的方法,意味著他沒法針對性地,挑揀出他需要的資料——
200噸以上、跑遠洋、客貨兩用船或者貨船……
現在,只能把所有的記錄,全都打包回去了。
“最近20年的記錄,是哪幾個架子?”
“法師大人,從這個架子開始,這裡,這裡,這裡……”
格雷特掃了一眼厚重的實木書架上,40厘米高、半米多寬,紮紮實實的木頭箱子,瞬間有點頭暈目眩。一排,兩排,三排,四排……
“這到底有多少?!”
“瞧您說的,法師大人。只要不是跑遠洋的船,一兩個月,怎樣也會靠一次港的呀。”
1000條船。
兩個月靠一次港。
兩個月上交一次航行日誌。
20年的資料……1000*6*200=……
12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