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他應該找個別的目標試試……比如細菌,比如……細胞?
德米特利摩拳擦掌,重新制取濾液。他在顯微鏡的幫助下,用精神力鎖定了一個細菌,屏息凝神,釋放變巨術。吟唱咒語,調動法術模型,釋放——
“嘭!”
顯微鏡下,那個被他鎖定的細菌,膨脹、膨脹、膨脹……
炸了。
炸了!
淺紅色的、深紅色的、塊狀的、片狀的、一灘一灘的……在顯微鏡下散開。德米特利呆呆地望著那些玩意兒,半晌無語:
怎麼會炸呢?
怎麼,好好的,就會炸了呢?
變巨術的效果,不包括把施法物件搞炸啊!
如果格雷特知道這個訊息,他或許會兩手一攤:早點問我呢,我早就試過了,變巨術沒用。
估計是細胞的結構強度撐不住,要麼就是細胞壁,或者細菌的細胞膜,那個雙層磷脂膜的強度太低。裡面的東西一大,一膨脹,雙層分子組成的膜,強度立刻玩完~~~
不然我為什麼要辛辛苦苦折騰光學顯微鏡,辛辛苦苦染色,辛辛苦苦找各種染料?龍膽紫到現在還沒找到,哭……
但是,德米特利並沒有去詢問。細菌雖然炸了,卻給了他一個提示:
我可以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啊!
我可以看這些細胞有沒有變化,來確認裡面有沒有致病因子啊!
那些小老鼠,體重輕半克重半克——天曉得小鼠體重也就20克上下,多吃一口就波動一克了——體溫高0.1度低0.1度、呼吸每秒鐘快一次慢一次,看起來好麻煩!
我直接看細胞就可以了,如果能發現細胞的規律性變化,我就能確定,這些看起來沒有病的小鼠,其實,還是被感染了的!
德米特利大為振奮。他重新規劃了工作,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
每天,多解剖20只,不,30只,不,50只小鼠!
除了保證睡覺的時間,讓明天有法術可用之外,吃飯、睡覺、冥想之外的全部時間,都用來工作!
解剖,解剖,解剖!
“溫德爾,吃飯去了!今天難得有燉牛腩!牛肉是北邊千里迢迢送過來的!”
“你們去吃吧,給我留一口就行。”溫德爾·德米特利站在解剖臺前,神情專注,聲音悶悶地從口罩裡傳出來:
“方便的話,給我留一口牛肉,夾在玉米餅裡就行……”
“溫德爾,來喝杯紅茶?下午三點了,休息休息,吃塊餅乾啊!”
“你們去吃吧,我還沒幹完。”德米特利對照著下午記錄的資料,奮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