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一些讓人為難的事情。
現在多招一些人進來,但公司不是每一年都像今年一樣這麼多的活兒的。
把人招進來了,明年沒有那麼多活兒了,養不活這麼多人了,怎麼辦?
裁員?
回報率高、獎金多的專案,人人都想參與。
有餘力的時候去參與文藝片的製作當然沒問題,但現在的問題是太累了,工作太飽和了。
“文藝復興”計劃的作品在他們眼中,屬於要往後靠的作品了。
《謀算》的總票房已經超過十億,他們作為發行方,也同樣大賺了一筆。
相比起從頭開始製作一部電影,再到宣傳和發行,到各環節,這筆錢是賺得輕鬆多了。
一個工作是每天朝九晚五、週末雙休,獎金豐厚,另一個工作是每天加班、週末隨緣,獎金單薄,誰不想要前者。
宋遲說:“無論如何,‘文藝復興’這個計劃不能停,想要參與到《將雲臺》這種專案裡來的人,就得先去做‘文藝復興’。”
吳成寶說:“對於新人當然可以這樣安排,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他們未必願意,而且,參與過《將雲臺》這樣的專案,其他的公司都在搶他們,我們公司跟新盾、海池那樣的大公司比起來,多少還是吃虧的,光是上個月就被挖走了三個人。”
宋遲和吳成寶的公司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接受大資本的注資。說起來,他們更偏向一家獨立的小公司,在這個動輒數十億的行業,他們只是僥倖地在這兩年做出了那些看上去只屬於大公司的成績。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相應的實力。
確實沒有。
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循序漸進、慢慢做大做強的。
宋遲思考了很久,說:“老吳,你覺得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招人,大規模地擴大我們的體量。”吳成寶說,“是新人也沒有關係,只要關鍵崗位是是我們信任的人,以我們公司的專案數量,這些人很快就會培養出來,至於你擔心的問題,這也確實是後續會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我們可以使用的資金還是太少了,無法同時開多個大專案,一旦某一個專案出差錯,那就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打擊,但是,即使有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是要擴大規模,否則,我們一定會被別人一點一點地吞併掉。”
——
周覽和劉祁東一塊兒看完了《預言之子》的初剪。
放映室重新亮了起來。
劉祁東看向周覽,問:“你覺得怎麼樣?”
周覽猶豫了一下,說:“我說實話啊,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四平八穩。”
劉祁東嘆了口氣,點頭,說:“我也是這麼覺得。”
《預言之子》這部電影拍完之後,劉祁東馬上初剪了一個版本出來。
這個版本還沒有做任何後期。
要說糟糕嗎?
並沒有很糟糕。
只是說它並沒有達到周覽讀劇本的時候,腦海中對這個電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