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下哪幾部電影的海外發行,去戛納做推介。
每天都要見不同的導演、製片人,跟他們聊天,看電影。
最後,周雲只簽下了三部電影,幫他們做海外發行。
聯絡協調場地,確定放映活動的規模,邀請人員名單。
宋遲都說周雲這個架勢,比自己有電影去參賽還要忙碌。
不過宋遲也沒有比周雲好到哪裡去。
他公司製作了這麼多影視劇,這一次過去,也是要賣片的。
都忙得很。
在最後關頭,周覽透過品牌的關係,搞定了汪鏡、喻楚、黃子程和路中庭四個人的邀請函,都會亮相開幕式紅毯。
工作室有人擔心被人嘲諷“打包”。
周覽眉毛一揚,根本不在意,說:“誰有本事去戛納紅毯打包,誰不打包誰是傻子。”
這種高階別的曝光,打包也要去。
周覽的話讓工作室的人都認同地點了點頭。
的確,比起被別人質疑“打包”,還是在戛納這個世界級大舞臺的曝光對藝人的實惠更實在。
簽在周覽手底下,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頂級品牌的合作關係很好拿,當然像黃子程和路中庭基本上是光拿名頭不拿錢,人家不會給代言費給他們。
喻楚和汪鏡稍微好一點,但是拿的也不多。
頂級品牌的合作就是這樣,如果不是周雲這種非常頂級的藝人,一般都是別人求著跟他們合作,好多人完全就是不拿一分錢在給人家當“品牌大使”,拿一個名頭,抬高自己身價,出席活動的時候好借東西。
保持合作關係,對藝人有很多的好處。
像這一次的戛納電影節邀請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就算他們幾個人沒有電影入圍,也不像周雲這樣得到了官方的推薦,靠著贊助品牌的邀請函,也能夠名正言順地出席。
周覽打點好了各路媒體,指著這一次出行,給他們加大曝光。
我的另一本書,講了個“分手後和前男友在娛樂圈相遇”的故事,已經完結,快去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