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這是你拍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對嗎?”
“是的,是第一部。”
“第一次來好萊塢拍戲就演這麼大一部製作的女主角,你是什麼心情?”
“很開心啊,能夠跟這麼多優秀的創作者一起合作一部電影。”周雲得體地回答,“我知道這部電影改編自一部很受歡迎的,接的時候也有點壓力,但很快就被這個故事給吸引住了。”
“你認為你演出來的這個角色,能夠得到書迷們的認可嗎?”
周雲沉吟片刻,說:“這個我自己說了不算,得等電影上映之後,觀眾看了說了算。”
“那你對自己有信心嗎?”
“沒有信心也就不會接演了啊。”周雲淡淡地一笑,“在演戲這件事上,我一直挺有信心的。”
“你去年還拿了金球獎的提名,是年輕演員中很突出的女演員,不過,最後對於沒有拿到奧斯卡的提名,感到遺憾嗎?”
“遺憾?沒有。”周雲搖頭,“我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幕後》這部華語電影竟然能夠在美國得到這麼多外國觀眾的喜歡和好評,能夠拿到金球獎的提名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奧斯卡的表演獎項,一般也很少有亞洲演員入圍吧?”
“你是在暗指奧斯卡對亞洲演員不公平嗎?”
“這並非公不公平吧,奧斯卡是所有演員的嚮往,如果它不公平,怎麼會讓所有演員嚮往呢?但亞洲電影確實很少能夠被美國的觀眾所接受,無論是我們的膚色、長相還是文化背景,都有不同,我很清楚地知道這些差異會造成彼此間的鴻溝,正因為如此,《幕後》得到美國這麼多觀眾的喜歡,我自己很意外,很驚喜,還被這麼多電影圈的同行喜歡,我就更驚喜了。”
周雲四兩撥千斤地回答了這個有點敏感的問題,始終保持著笑意。
“事實上,我們必須要面對這一點,電影從來都是一個國家的,然後才能變成一個世界的,我當然理解奧斯卡提名者絕大部分都是好萊塢的電影人,這是因為奧斯卡本來就不設在亞洲,我相信如果奧斯卡設定在亞洲,那亞洲電影就會是這個獎項的主流,咱們沒有必要去在一個階段性的發展狀態下,要求一個獎項直接達到最終的一視同仁,對像我這樣的亞洲演員來說,能夠進入奧斯卡獎的範圍,是一個我們會為之努力的目標,但那不是我們職業生涯的目標,我們並不是好萊塢的演員啊。”
周雲的回答邏輯十分嚴謹,一時編輯都挑不出刺可以繼續問下去了。
“你是一個很理性的人。”
“嗯。”周雲點點頭。
“一般演員都挺感性的。”
“是。”
“你是怎麼去處理理性和感性的?”
“我並沒有把它們切開來看,理性也好,感性也好,都是我,是我在不同的狀態下的我,我也不想分成兩個我。”周雲說,“演戲也是這樣,它本身就不是純粹的感性,當然了,更不是純粹的理性,任何一個好的演員,都會一直遊走在這兩者之間,在每一次飾演角色的過程中達到一種新的平衡。”
“很多人跟我說,你是中國最好的演員,但是最近這幾年,似乎很少看到中國電影的身影。”
“首先,我不是中國最好的演員,充其量只能說目前我是中國名氣比較大一點的演員,真正的好演員,比我好的演員,太多太多了,不過他們可能不像我,因為一些運氣的成分,被更多的人看到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