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片裡難以描述,容易變成刻意宣傳的畫報。
在影片裡也難以描述,容易變成感動你我的PPT。
《落葉之語》的珍貴,就在於它表面上講的是一個年輕女人回國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沒什麼特別的發展,一會兒認識個英俊的男人,一會兒發現自己被男人騙了,一會兒跟有血脈的親戚鬧矛盾,一會兒自己脾氣上頂說走就要走,還能狗血地被個男人堵門報復,看上去全是生活裡面那些狗血淋頭的事情,如果就把這個故事當成一個生活流來看,也完全可以,但就在這一樁一樁的事情後頭,周雲能夠非常敏銳地在溫多言身上感受到類似眷戀的一種情緒。
這個情緒其實也貫穿整個劇本前後。
整個劇本故事裡面,溫多言都沒有說過一句“我愛”或者是“我留下”,她不是一個能夠很坦然地表達自己感情的人。
而就在這無法表達的時刻,周雲卻懂溫多言想要說什麼。
《落葉之語》中,周雲最喜歡的,其實就是這些無法表達、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時刻。
當薛琴跟周雲通了一個電話,聽周雲這麼說了以後,薛琴半晌都沒有迴音。
周雲還以為是自己說的完全跟薛琴想的不一樣,問:“我的理解錯了嗎?”
薛琴這個時候才說:“沒有。”
周雲詫異地皺眉。
“我以為除了我,沒有人會跟我一樣理解溫多言身上這些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嘴笨得窘迫的時刻。”薛琴忽然低聲笑了笑。
周雲聽到薛琴說這句話,心想,溫多言身上應該有很多薛琴自己身上的影子。
“薛導,你也是在美國長大的嗎?”
“嗯。”薛琴說,“我很小的時候,就跟爸媽移民去了美國。”
“那你現在是美籍?”
“嗯。”
周雲正要說話,薛琴忽然又開口打斷了她,緊接著說:“你不要問我《落葉之語》這個故事裡有多少是根據我自己的經歷改編的,我不會回答這個問題,我不喜歡回答這種問題。”
創作,或多或少,都要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去發掘一點東西。
有的創作者願意去分享背後的這點故事,有的創作者卻不願意。
周雲明白薛琴的意思,說:“好的,我不會問的。”
薛琴忽然有點緊張似的,問:“周雲,你能理解這個故事嗎?”
“我不敢說我理解這個故事,但是我能夠明白溫多言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後面的意思。”周雲說,“我也能夠從她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
“那就好。”薛琴如釋重負般的笑了。
這個電話打得有些莫名其妙的,但意外的,兩個人達成了某種一致。
掛了電話以後,周雲把劇本放到一邊。
她看了一眼時間,已經是十一點半了。
她走到書房門口,貼門聽了一下,宋遲正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