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不上,我仔細想了想,這件事對你也算不上特別惡劣的影響,我們只是對李振臺和被他驅使的那些韓國媒體感到無能為力,卻並沒有真的遭受惡劣的影響,而我們之所以無能為力,是因為那是他們的大本營,我們就算把話說破天了,他們也不會理會。”周覽說,“這兩天,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我們到底有什麼地方沒做好,思來想去,也實在是沒有,是你不應該站出來阻止李振臺嗎?還是你不應該去韓國宣傳《陳因》?這場戰遲早要打,宋芝倒打一耙是她人品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她倒打一耙就認為自己做錯了。”
周雲點頭。
“我也是這樣想。”
“但終究還是吃一塹長一智,我們回應的時間不夠迅速,還是讓他們搶佔了一些先機,我們就應該第一時間先否認這件事,再去說別的。”周覽不忘覆盤,“你看歐美、亞洲其他國家的反應,在你否認這件事以後,輿論基本上就開始發生改變了,除非是有實錘,這種時候就比誰表現出來的態度更堅決,真是這樣。”
周覽說:“在寧姚發聲之前,我都準備找人以當時在場的口吻,去描述一個模糊的事情輪廓,把這件事的前後始終給模糊地講一遍,以另有隱情的姿態去傳播這件事,按照慣例,大家會議論得越來越兇,而且,也可以把焦點轉移到李振臺身上,我們不主動提李振臺的名字,但是當時的活動都是發了新聞的,在這種捕風捉影的八卦傳播下,肯定會有人扒到李振臺,再加上韓國媒體之前報道過很多李振臺類似的新聞,焦點也就轉移了。”
周雲:“我當時也想過要這麼做,如果不是寧姚站出來這麼做,我就準備這麼做了,哪怕跟李振臺對著幹,我也不想坐以待斃被李振臺這麼搞,我一定要把他扯下來。”
“沒必要,他是什麼東西,不值得你跟他玉石俱焚。”周覽說,“我們這件事吃虧就吃虧在根基還不穩,國際各大媒體不熟,不像國內這麼玩得轉,被他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周雲上升的速度太快,各方面都沒有跟上。
為什麼說要多維護關係,各方各面的關係都要維護?
在這種時候就凸顯出它的重要性了。
——
晚上7:55。
“還沒有新的訊息過來嗎?”
“沒有。”
“怎麼弄?播,還是不播?”
陳明河坐在會議室裡,不止他一個人,還有其他很多人把會議室填得滿滿當當。
每個人都有幾分沉默,這個時候,說話的人寥寥無幾。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刻。
網上已經有各種各樣的訊息在傳播,有不少人都聽到了《陳因》可能要撤檔的訊息,可是,這個訊息又沒有板上釘釘,議論紛紛。
尤其是三番影片,流量激增。
這對三番影片來說,本該是一件大喜事。
流量激增,也意味著廣告收入的激增。
只不過,他們也都知道,如果最後《陳因》沒有如期上線,那三番影片也將遭到嚴重的反噬。
這很無奈,但在三番影片把《陳因》當作今年的重頭戲,從招商到釋出年度計劃,《陳因》都永遠在最矚目的位置時,這個結果早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距離原計劃的上線時間只剩下三分鐘的時候,仍然沒有能不能播出的確信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