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悠亂淚憐現,炎舞酒醉九重天。目空難辨東西宮,淡笑此刻醉無松。若為罪責太陽獄,他人仇恨我輕鬆。無畏蒼生何生苦,地煞劫難天罡變。笑嘆神魔凌雲志,願死勿吞椹靈因。
炎舞被關押在天空的太陽之中,受盡烈焰的焚燒,在那太陽之上,清晰可見有一人,被一條鎖鏈捆綁在太陽之上,受盡太陽熾熱的苦楚,即便炎舞渾身鎧甲,也抵不過太陽之火的焚燒,早就化為灰燼,此刻的炎舞,**的身軀,毛髮在為堅固,也都成為了烏黑之色。
處於太陽之上,炎舞依舊一片黑暗,看不清這裡是哪裡,但唯一一點,這裡是一片火海,比起火海煉獄,炎舞此刻,心情輕鬆了很多,哪裡在這裡忍受萬年千年,永生永世的禁錮,還是死亡,這一刻,炎舞無怨無悔。
在炎舞自己的腦海中,耳朵裡,可以清晰的聽見,世人對自己的唾罵聲,炎舞無法辯論時間,而在這裡,時間彷彿停頓一般,一切皆為停止。
炎舞的每一刻,都能感覺無比的孤寂,炎舞此刻笑了,笑的無比的滄桑,無比的落寞,此刻有的只是一份孤寂。
沒錯,炎舞被佔時的關押在了太陽殿內的太陽煉獄,而太陽煉獄最為悽慘的是,時間的每一秒,在太陽煉獄中,皆為一天,此刻,世間過了幾天的時間,而在煉獄之中,卻為千年萬年之久,這裡,沒有死亡,有的只有被煉獄焚燒的痛苦。
炎舞體內的火毒,正慢慢的被太陽神火侵蝕,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在炎舞身上覺得,反而為一種輕鬆,炎舞哈哈一笑,道:“哈哈......沒想到,我炎舞一世,竟落如此下場。”
九天之上,凌霄寶殿之地,神帝昊天,以及大臣們,正在討論如何處置炎舞,是永生永世的關押在太陽神殿的太陽煉獄,還是將其處斬,眾人則分說云云,此刻,眾多神仙們,有的則同意從輕發落,有的則處死炎舞,有的說關押永生永世,有的說挫骨揚灰,此刻,處決炎舞一事,鬧的昊天心神疲憊。
其實昊天也不想就此處決了炎舞,帝俊城,帝俊交其徒太虛前來求情,希望看在帝俊的面子上從輕發落,而此刻,昊天也不光光之為了帝俊的面子,還有很大一部分,但此刻,天界已亂成了一團,很多人都說出了,此子絕不能從輕發落。
玉皇天尊為首的希望炎舞永生永世的被關押在太陽煉獄,而月皇天尊,倉頡,還有極道玉清天尊,諸懷,少昊等人,都希望從輕處置炎舞。不過很多人都希望殺了炎舞,因為炎舞所犯錯誤,不可饒恕,比起殺了炎舞,玉皇天尊為首的,則更陰毒,永生永世的禁錮,簡直比殺了他還要痛苦萬倍,也是,誰讓他犯下了如此不可饒恕的罪責。
此外,因犯此事,火神祝融也受其牽連,祝融持去了火神的職位,犯下挑唆他人的罪責,以及誤害水神共工為由,將其處死,臨死之前,祝融並沒有半句怨言,畢竟他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責,這般處置,也算公允。
祝融嘆息一聲,只怪自己一時大意,被仇恨矇蔽了雙眼,奈何此事驚動太大,不過令眾神都感到意外的是,祝融竟主動向神帝求情,對炎舞之事從輕發落。雖然眾神很難理解,不過祝融心中卻知道,此事也因自己而為之,更何況,自己心中存有一絲內疚吧,既炎舞敢於受罰,便代表,炎舞一部分和自己很是想像。
既然如此,祝融臨死也算做個好人,希望彌補,自己所犯下的罪責,既然都以死去了,那便沒有什麼妒忌與仇恨,更多的是內心的懊悔,但此事都已過去,祝融如今也是無可奈何。
很快的,祝融便被左衛右使帶到了斬神臺,祝融閉上了雙目,斬神臺刀光一現,祝融血染當場,整個白雲一瞬間,化為了血色的朝霞。眾神心中不由一嘆,一代天神,火神祝融因為自己內心的過失,便這般斷魂與此,可嘆!可嘆!
而在祝融臨死之前,看了一眼站在刑場的祝無雙一眼,祝無雙就在當場,那祝融的眼神之中,祈求的是祝無雙的原諒,不過這一切都無所謂了,畢竟人都死了,甘與不甘,原諒與否,又有什麼關係。
祝無雙閉上了雙目,難以想象,心中是喜是憂,不過有一點祝無雙是肯定的,祝融明明可以給自己開罪的,但他沒有,祝融即使被宣判死亡,大可帶領餘眾,反叛天庭,但他也沒有這般做,其實,眾神都知道,祝融性格耿直,脾氣火爆,傲慢無比,既死不做違逆天庭之事,既死也不會反叛天庭。
原來明不明白又有什麼關係,反正人已經死了,祝無雙懇求神帝,自己將祝融帶走,進行安葬,畢竟是自己的長輩叔伯,即使在大的仇恨,在此,也煙消雲散。
神帝閉上雙目,強忍著淚水,揮了揮手,示意將祝融的屍體帶走安葬,畢竟,火神祝融也為了天庭做過貢獻,雖然貢獻很大,但此刻,祝融闖的禍端,遠遠是一場滅頂性的災難。
若非祝融,炎舞怎會去不周山拔取天柱,若非女媧降世,天塌地陷,整個人間都會陷入混沌,到時候,天非天,地非地,人死獸亡,禽滅妖殤。這次,看似平息了,但卻也給眾神敲醒了警鐘,並非無人能拔不起那根擎天的柱子,而是無法承擔這份責任。
即使玉皇天尊,也曾說過,祝融雖榮,其禍甚榮,不死難以平民憤,若姑息,天將不天,人則不仁,神魔相堪,神帝與刑天何疑?奈眾神,與我一眾,還請神帝三思。
其,倉頡亦是如此,贊同玉皇天尊所言,此番祝融之罪,我為之痛兮,四目皆淚,但奈何,對亦對,錯便錯,既祝融已錯,便應當受其斬首之刑。
眾神見祝融以死,但還有一重罪之人,炎舞究竟該如何處置,確實為一難事,眾神們紛說云云,鬧的不可開交,紛紛奏摺請示,奈何,斬首炎舞之事,較為多數,很多人都受其人間香火,同樣的,信奉著自己的神靈,希望神靈聽從民意,將炎舞除去,畢竟炎舞之事,如夢魘纏繞人心。
既炎舞沒有那罪責,身懷毒火,懷璧其罪,也逃不了別人的妒忌之人,更何況,神帝等人既沒有將炎舞殺之,反而還授其炎舞太陽神之職,雖有神名,沒有神權,但這般,亦是讓很多神皆為眼紅。
為此,炎舞下場,恐怕也祝融一般,看著天空之上的血色朝霞,恐怕不多時刻,炎舞便要血濺斬神臺。
============================================================================================================================================================
最終經過協商之後,倉頡也站在了玉皇天尊的戰線,雖以前,倉頡很看好炎舞,但也不得不顧全大局,尤其是祝融之死,讓倉頡明白,天地之間,有法則與秩序,有些事,卻不該感情用事,朝堂之上,昊天最為聽之倉頡的話,倉頡這般一說,昊天開始甚重起來,然而,他也並不希望炎舞就這般死去,況且,上天有好生之德,但若永生永世的禁錮與他,恐怕有些殘忍,在說了,天上有諸多神仙,也極為看好炎舞,為炎舞求情免其一死,免其炎舞永生禁錮,在說,祝融死後,竟主動為炎舞求情,這份情,也因屬難得。
最後,倉頡和玉皇天尊二人抉擇,在爭論不休的情況之下,醉逍遙無奈的搖了搖頭,倒不如直接將炎舞處死,即死,也比永生禁錮,要好的多,眾神喋喋不休之際,最後倉頡也同意了醉逍遙的話,希望處死炎舞,以其一命,而抵過炎舞所受迫害的眾多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