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筆直的,可以說是一馬平川。
我目測了一下有近百具棺材。
棺材的樣式都一樣,但卻都刷著綠色的油漆。
眾所周知,棺材分五色,黃色,紅色,黑色,白色,金色。
黃色的棺材是原木原色,使用很普遍。
紅色的棺材一般是無疾而終的喜喪才有資格,也有一種說法是孩子慘死的時候要用紅色的棺材,取意是紅為火,火屬陽,陽克陰,棺材板上還要刻上禁錮咒這樣的圖案,防止孩子死後怨氣凝結,成為禍害。
黑色的棺材最早是給死於非命的人準備的,後來就不講究這些了,時下也很是流行。
白色的棺材,國外使用的很普遍,他們覺得使用白色的棺材還可以讓死者更容易進入天堂,在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裡,只有未出閣的女子死了或者夭折的少年才會使用,不過隨著發展,這種白色的棺材幾乎已經絕跡了。
金色的棺材在古代是帝王的專屬,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不過自從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宣統退位之後,金色的棺材也就湮滅在了歷史長河中,不過有傳言稱我國的某個區域內還在流行。
除了這五種顏色的棺材,還有一種就是紫色的棺材,很受有錢人和有地位人的青睞。
這綠色的棺材,不要說見過,我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看著這百十具綠油油的棺材,我感到一陣陣的頭皮發麻,太滲人了。
我走向第一具棺材,發現裡面躺著的竟然是一位妙齡女子,栩栩如生,長得很標緻,穿著很講究,服飾繁複,色彩奪目,宛若一個要出閣的少女。
我心中詫異,難道這就是那個被謀害了的十八歲高中女孩香花?
緊接著我又看第二具棺材,這一具除了和第一具的女屍長相不同之外其他的都大同小異。
我連續看了十多具棺材,越看越驚奇,棺材中的都是女孩,而且都很年輕,約莫十七八的模樣。
記得帶我們來的那個司機曾說過,風嬰寨上至八九十歲的老婆婆下至七八歲的女孩都死於非命,可是面前的這些棺材中雖然都是女孩,但是年齡都差不多,都很年輕。
難道是司機大哥所說有誤?
此時,馬曉玲巡查完所有棺材已經摺了回來,她臉色很沉重,看到我的第一話就是我來晚了。
她說的是我,並不是我們,這一微妙的稱呼明顯已經把我排除在外了。
我不明白她為什麼會說這樣一句話,但也並沒有深究,而是開口問道:“你發現了什麼?”
馬曉玲沒有回答我,而是伸出了手道:“把你的手給我。”
我不知道她要做什麼,猶豫了一下,還是把手伸了過去,她左手抓住我的手,伸出右手,用食指的指甲輕輕在我的手心劃了一下。
我感到一陣疼痛,厲聲道:“你做什麼?”
想要把手收回來,卻發現她力氣奇大,我竟沒辦法把手收回來。
“別動。”
她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