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病症?難不成真遇到髒東西了?還是這小女孩體質特殊?”易修深思,不急著收取那些暗靈氣,抬頭看向宋建樹。
“小姐姐的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有什麼特徵?”
被問及這個問題,宋建樹神色有些尷尬憂慮,“時間也不是太久,就在七月初七左右吧,孩子瞎鬧,沒看住,撿了一個瓷碗回來。”
“潑水飯?”易修驚異。
宋建樹臉色更尷尬了。
潑水飯是一種輕度去邪去病的手段,具體方法為飯前留半碗第一口飯,加水靜等。
待夜幕完全降臨,長輩帶著香燭、值錢、貢品來到荒郊野外、土地廟或十字路口,然後禱告一番,潑了準備好的水飯,把碗倒扣於地。
切記不可病人親自去,碗必須扣在原地。
完事,需要頭也不回的回家,當晚需要緊閉家門,早睡,別了個月之內不能去那條路,更不能晚上去,以防貪心不足的小鬼纏上門。
潑水飯的實質就是給十方諸邪進貢,以惡治惡,帶走黴運病痛。
所以全程都要小心謹慎,不能留下“馬腳”。
此法,在農村很盛行,或者說大多數守舊者,都喜歡這樣不需要錢財的手段。
具體好壞不得而知,但建議不要使用,更不能多次使用。
閻王好惹,小鬼難纏,這是在求孤魂野鬼,其中風險遠遠大於好處。
“以後多管教,墳前草,地上碗,夜回家,野找茬,不是每次都這麼好運的。”
宋建樹女兒的病是特殊的,實質到底是什麼易修也看不懂,不過在他把所有暗靈氣都收取後,小姐姐的病倒是真的好了。
這次收費是按照大病來收取的,宋建樹當天帶的錢不夠,第二天很配合的送來了。
足有300塊錢,也就是說宋建樹一家一年到頭,可能就入賬3000塊左右,這還是雲池村發展好的結果,要是以往,這個錢起碼要打對摺。
“倒是一個實誠人。”易修收下這輩子第一桶金,內心格外喜悅。
毫不廉恥的說,易修上輩子混到重生前,一天的工資也沒有300塊。
現在才95年,他一天收入這麼多,想想都刺激。
“可惜,有錢也沒用啊,什麼都買不了。”這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年代,新鮮的東西會在之後如雨後春筍一幫,讓人眼花繚亂。
但資訊大爆炸時代過來的人,回憶童年是美麗的夢,真回到童年,沒有王者榮耀的日子,藍瘦啊。
為了不浪費青春,易修把自己賺來的錢都給了易光良,叫他去買了文房四寶和大量的書籍。
從今天起,易修要開始充實自己的學識了。
易修開始讀書寫字,靠著完美的天賦,他早就有過目不忘,文思敏捷的能力,學起來那叫一個輕鬆。
而鍛鍊了這麼就的控制力,一手毛筆字那是學會了就能寫,寫的還有板有眼,沒幾天,就比街上賣對聯的寫手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