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老爸這個樣子,易修暗自搖頭,被親人看不起對男人來說是多大的可悲啊。
這件事易修也沒有辦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老爸被這般欺負,絕不是易修出生一件事引發的,過去他還犯過不知道多少錯誤。
讓易修印象深刻的就是爺爺老後經常對他的訓話。
“小易啊,家裡就你和你姐能讀書,能讀就好好讀,不要怕沒錢,家裡砸鍋賣鐵都會負擔你們讀書的。”
每次爺爺說起這件事,語氣都很沉重,也很糟心,更有說不出的堅定。
似乎只要易修願意讀書,讓易家付出任何代價都可以,如此執著,讓易修不是很懂。
直到後來,還是老媽告訴他來龍去脈,原來當年易家窮,只能供養一個孩子讀書。
易老六仗著年齡最幼,大家就把機會讓給了他。
那些年可沒有義務教學的說法,從小就要交學費和學雜費的,平日的“日常消費”也極大,易家高估了自己的經濟實力,眼看易光良讀的“有聲有色”,易家一狠心,不僅變賣了家當,售賣了嫁妝,還私自把土地給抵押了出去。
易家希望出現一條真龍,易光良被給予最大的厚望,
可惜易光良並沒有因為易家的付出而奮發圖強,反而仗著腰包中的“零花錢”逐漸走入了社會。
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在那個古惑仔盛行的年代,走偏太容易了。
拼著命,易家把易老六供養到初中,算是當時村子裡的才子了,可易光良終究爛泥扶不上牆。
他混的事情敗露,或者說他的成績已經不足以讓他繼續升學。
接下來就是勸退。
晴天霹靂也好,精神崩潰也罷,易光良毅然決然走出社會,易家繼續艱難的活著。
直到易修的降臨,王秀娥的轉變,一切才好起來。
至於為什麼如此困難易家也沒動後山竹林,那就是因為易清河兩口子的信念,土地是村裡給的,竹林是國家給的,身體可以販賣,靈魂絕對不行。
而易家如此執著於讀書的原因,易修就不清楚了,家裡人都不清楚,也似乎都清楚。
易修猜測可能是時代的背景,爺爺奶奶的見識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