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堅果怎麼樣> 第59章 無功而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章 無功而返 (1 / 2)

秋雨暫歇,院落邊上低矮的石榴和虯節的柿樹,高低錯落,一些枝葉不堪風雨,紛紛逃落樹下。柿子如金色燈籠、石榴果裂出晶瑩,皆掛在疏枝間招搖。

這推門之人,卻是方才被放回的暝靈子卓松燾。卓松燾將尉遲真人被關入履行坊武侯鋪的訊息說了,又把張武侯帶他去宣範坊東邊坊道、現探場察的情況講了一遍。又重點將找到的那枚帽正瓷片的形狀、圖案、顏色等描述了一番。這時站在眾人裡的朝宗子連江平,卻猶豫著開了口:“若照你所說,那帽正瓷片倒有些像是城南定鼎門內龍興觀道士的裝飾。只是需要親眼看過,才好下定論……”

方七鬥臉色微喜:“那便有勞連師弟帶上卓師兄,先去龍興觀查訪比對。武藝好些的師兄弟們,可從早上事發那段坊道開始,向四面仔細搜尋。另外,我這便去說動一些年長的講經師傅、再帶些小師弟們,同我一起去武侯鋪救觀主回來。”

卓松燾等人聽罷,暫時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於是果斷應下。又同朱介然勸了一番玉靈子黃碩,讓他留下來等公孫真人回來,轉告楊朝夕被擄之事,才跟著朝宗子連江平,徑直出了弘道觀所在的修文坊,沿著洛陽天街一路南行,向定鼎門明教坊的方向疾行而去。

朱介然則匯同另一部分弘道觀道士,折返回宣範坊東面坊道那邊,開始向四個方向尋找可能的線索。方七鬥更不猶豫,帶著幾個道童,去一間又一間靖室中,勸說年長道士一同去武侯鋪救觀主,並將自己的想法坦誠相告。這些年長道士雖有些書呆子氣,卻也分得清輕重,又聽說不是去叫陣打架,大都答應下來。於是加上幾個小道童,也組了一支十多人的隊伍,老幼相攜、道袍翻動,一路迤邐地往履信坊走去。

盛朝天街寬可百餘步,兩側整齊地種滿山櫻等高大花木,此時秋意傾城,自是無緣得見“繁櫻堆雪”的盛景。

卓松燾、連江平忽忽行出四里有餘,便看到定鼎門恢弘的城樓,幽邃寬大的城門、風剝雨蝕的城牆、工整的重樓疊簷、碩大的歇山斗拱……坐落在不遠處。兩人看了一眼,都不說話,便向東轉,從西面坊門進了明教坊、找到了龍興觀的所在。

卓松燾、連江平手上並無拜帖,但為求證目前僅有的一道線索,只好硬著頭皮,假借公孫真人、尉遲真人的名義,向知客道士說明了來意,要直接拜謁這龍興觀觀主林雲波。說話之間,卻也看到知客道士玄冠上鑲著的帽正瓷片,果然與上午現場撿到的帽正瓷片一模一樣!

知客道士進去了片刻,便過來回複道:“我家觀主說,半個時辰前,已有武侯鋪派的不良衛來過,似是與一件道士被擄的案子有關,來各觀例行察訪。若二人也是過來尋人,便請回去!我龍興觀自來光明磊落,不會行這些下作之事。”連江平還要再說,卻被卓松燾勸住。

兩人出了明教坊,卓松燾才道:“張武侯那時便叮囑不良衛,讓不要暴露帽正瓷片的線索,只做比對便是。咱們不是武侯鋪的人,硬闖必然吃虧。既然不良衛已來過,想必比對結果已經報回張武侯那邊了,若要有所行動,咱們也當先知會張武侯才好。此時若貿然行動,恐怕壞了武侯計劃、反而弄巧成拙。”

連江平想了想:“那隻好先回去,把比對情況與眾師兄弟說了,一起商議。倒是可以提議每日輪流過來幾人,在這龍興觀附近盯一盯。如果確是他們所為,總該露出些馬腳出來。”

卓松燾卻搖了搖頭:“還是先回去再說。”

卻說方七鬥帶著一眾老幼道士進了履信坊,便都在那武侯鋪門口整整齊齊地跪下、叫起冤屈來,引得坊市內外的小民都圍過來看熱鬧。方七鬥見人漸圍漸多,更助長了聲勢,連忙向幾個年長道士使了眼色。

這些年長道士便大聲嚎哭道:“武侯大人!我們弘道觀尉遲觀主向來仁義,春日出城幫耕,夏日挑水灌溉,秋日下田割粟,冬日施粥捨飯……平時只穿舊袍爛履、只吃粗齋醃菜,一心勤勉修道……這樣好的一位老觀主,怎麼會作惡事?一定是武侯大人被奸人矇蔽!請武侯大人放了我們觀主吧……”說完一段,便叩拜一下。

跪在後面的小道童們也跟著叩拜。初時覺得好玩,只是跟著叫嚷起鬨,漸漸地、卻被年長道士們話語中的情緒所感染,竟陸續哭喊起來,聲淚俱下,好不淒涼……坊市內外婦人、老者見了,便也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在閒言碎語、指指點點之間,把武侯鋪不良衛素日裡橫行無忌的一些“舊賬”全翻了出來,逐一抨擊。群情激奮中,有膽大的婦人還將手上的爛菜葉子、吃過的果核之類,向武侯鋪扔去,其他人便紛紛效仿。

武侯鋪外把手的幾名不良衛,見呵斥無用,只好轉身進去,將鋪門闔住,向張武侯稟報情況。

張武侯坐在鋪中書案前,正和幾個不良衛討論“道士被擄案”的案情,也早聽得外面動靜。這時見門外的不良衛躲了回來,身上還掛著些汙穢,不由得揮了揮鼻子:“平日裡不是都一個個囂張慣了麼?知道民怨沸騰是什麼樣子了?太宗聖人便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後再和小民們打交道,態度好一些、嘴巴甜一些、講點道理些,何至於被人煽動起新仇舊怨來?唉!你們惹的麻煩,最後還得我去平息!既折顏面、又辱官聲……真是一群狗輩!”

七八名不良衛見張武侯訓斥,皆唯唯稱是,低下頭不敢反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