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恆業也是接了上官密令,點了一隊兵馬便趕往此處。中途恰巧碰到折戟而回的英武軍旅帥郭賢英,方才得知了一些內情。此刻英武軍退走、眾俠士受挫,正是神策軍大放異彩之時,因此手中兵刃、使得尤其賣力!
方才鬥虎之時,長孫恆業便對楊朝夕高看了幾眼。此時遇上,不免存了幾分好勝之心,於是招招法度嚴謹、攻守兼備。想要叫這少年敗得心服口服,是以並未著急下殺手。
楊朝夕戰了半日、連卻數敵,甚至還與靈真禪師合力、降服了一頭血虎。此時體內二氣,竟隱隱有些衰落的勢頭,想必是用氣過多、入不敷出。於是手中玄同劍,全改成了“無為劍法”中一觸即收、省時省力的招式。雙足連點,踵不接地,身形好似飛花飄絮,在白刃、紅纓間閃躲,令許多槍影盡數落空。
玄魚衛校尉周遊,被“蒼龍七宿”中的田豹掌摑後,雙頰青紫腫脹、宛如一隻氣鼓鼓的河豚。無意中瞥見長孫恆業竟優哉遊哉地、與那祆教小子比試拆招,不由怒火中燒:“老弟,你、你弄啥嘞!這鱉孫……早殺了去求!”
聲音雖然含混,長孫恆業卻聽了個清楚,不禁臉色微沉:“多管閒事!”
說罷,手中攻勢卻變得凌厲起來,雙頭銀槍前扎後刺、上劈下撩,直取楊朝夕咽喉、心口、小腹等要害處。時而槍身一絞,綻開朵朵槍花,豔若榴火、燦若朝霞,炫麗中藏著兇險。
楊朝夕秉劍而立,一味閃躲,偶爾興之所至,才還出一招半式。在旁人看來,似乎是力不能敵,所以被動挨打。但對長孫恆業來說,卻是越打越心驚:
自己這雙頭銀槍的武技,一半得高人傳授,一半卻是許多次衝鋒陷陣、於生死之際領悟的絕殺之法,不敢說世間無二,但行伍間能將雙頭槍練到此等地步的、卻也是鳳毛麟角。然而堪堪拆了幾十個招,竟無一槍刺中楊朝夕。反觀他那惜墨如金的劍法,不攻則已,每劍攻出、必指空門,皆是極難格擋。若自己不及時撤槍回防,必
然中劍。屆時攻守之勢逆轉,自己必敗無疑。
兩人對招時久,竟像是師徒切磋。
長孫恆業全神貫注演練槍法,槍槍迅疾、招招連貫,卻次次落空。楊朝夕則左右審視,一邊尋覓空門、一面指摘謬誤,時而刺出一劍,便令長孫恆業如夢方醒、慌忙招架。心中忌憚,隨著交手的深入、愈發地強烈。竟有些看不透這小子所使的劍法,究竟是什麼來路……
楊朝夕正待再出一劍,在長孫恆業身上刺個窟窿時,卻聽畫舫之上一聲巨響。卻見木瓦拼成的歇山頂上,已然破開一道赫然醒目的大洞。祆教聖姑與金瞳大漢身影全無,應當已穿洞而入,落進了木樓之中。
果然!木樓中頓時傳來女子驚惶的尖叫,聽音色、絕不是祆教聖姑的聲音。舫上眾人心中,皆不約而同湧出一個答案:祆教聖女!
祆教中人皆是心頭一沉,手中招式轉急、越打越快,更多了幾分急迫之感。而圍攻祆教的群俠主帥,雖覺手上壓力陡增,卻盡是心頭一喜:看來那金瞳大漢不負眾望,已經攻入了畫舫之內!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只須拿住祆教聖女、作為要挾,眼前這些妖人,必然投鼠忌器、甚至束手就擒……
楊朝夕暗道“糟糕”!原以為憑柳曉暮那一身術法,自是無人可敵,縱然虎妖現身,也不過多了一碟“下酒菜”,抬手之間便可解決。誰知魔高一丈,那虎妖竟不知使了什麼妖法、竟是越戰越勇!此時既能破開柳曉暮的阻攔、強行闖入木樓,可見她已落了下風。
自己道術低微、恐非那虎妖一合之敵, 為今之計、也只有請那尊“嗜鬼成性”的鐘前輩過來幫忙了……
念頭轉過,楊朝夕揮起一劍、將長孫恆業逼開丈許。接著左手入懷,摸出那枚非金非石的“馗符”,叩齒三通。頓時,一股玄微的波動、自馗符中傳出,向不知哪個方向盪開了去。
楊朝夕心知那鍾前輩趕來、 還得些時候,自己須得舍了性命,再拖延上一時半刻才好。於是更不猶豫,忽然縱身躍起、手腳並用,在那木樓的飛簷上一扣一搭,身形便如敏捷的猿猱,迅速攀到那歇山頂上,向著大洞縱身躍下!
這番動作,卻令圍攻祆教的群俠主帥,深受啟發。紛紛甩開身邊的祆教護法、傳教使,想要照葫蘆畫瓢,也從木樓簷壁攀援而入。孰料卻被百合衛眾女揮起刀劍,逐一打落下來,若非有些身手,恐怕便要命喪眾女之手。
天極護法見狀,不禁又暢然大笑:“宵小之輩!可領教到我教‘百合衛’的厲害了?我教‘百合衛’,巾幗不讓鬚眉!隨便拉出一位,便能與人大戰上百回合,故此稱作‘百合’衛!哈哈哈!”
剛吃了暗虧的群俠主帥,無不臉色鐵青。雖知這天極護法所言、頗有誇飾成分,但這些“百合衛”的身手,確是不俗!
特別是三五成群的圍攻之法、頗有幾分巧妙,有些像是刪繁就簡的“梅花陣”和“六出花陣”。若非對陣法有所研習之人,想要獨闖這道防線,只怕不易。
就在群俠主帥一籌莫展之際,忽聽那神策軍長孫恆業叫道:“什麼‘百合衛’?故弄玄虛!我有辦法破陣,諸位且看我神策軍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