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堅果是哪裡的品牌> 第92章 言傳身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2章 言傳身教 (2 / 2)

楊朝夕跟在吳天師一旁,尷尬地撓撓頭:“是小道有些急躁了。咱們便先填飽了肚子,下午若道友無事,我便再去叨擾。”

吳天師略停了一下腳步,便即回答:“今日下午確有些事情,是玄同老弟親自託付的,怕是不能與小友接著坐而論道了。”

楊朝夕微感失望:“道友所為,該是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小道不敢強求。只是好奇,道友準備去做什麼?”

吳天師平和道:“你手中那套《翠雲丹會輯要》,有關於內丹之道的修習之法,你算是登堂入室了,往後照法修習即可。但對許多新入道門之人,想要窺得門徑,卻須對這修習之法加以簡化,一為淺顯易懂,二為平安穩妥。我和玄同老弟便是要編撰一卷《道門內丹說》,然後再連同這《翠雲丹會輯要》,一起送往那日參加丹會的道觀,讓我更多道門中人修習得法、道功有成。”

楊朝夕這才笑著點點頭:“若是有抄抄寫寫的擔子,小道也可與眾師兄弟挑起一些,也算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兩人此時卻已進了道觀後門,吳天師接著道:“抄抄寫寫的事情,玄同老弟早已安排妥當,小友只管專心修道習武便可。待這《道門內丹說》捲成,老道親自給你一套如何?”楊朝夕拱手謝過,兩人便東西分開,進了各自的齋房。

下午天氣稍冷,除負責當值、典造的師兄還有些忙碌,其他師兄弟大都無所事事。有的閉門不出,說要“坐圓守靜”,結果不多時、鼾聲便從居室中傳了出來。有的跑到東側靖室,撫琴對弈、寫字作畫,倒也自得其樂。

也有如楊朝夕一般,偏要在寒冷中打熬筋骨的,都在演武場上各取了刀、劍、槍、棒,或獨練體悟、或放對拆招,將一個寒風蕭蕭的院落,弄成了熱火朝天的競技校場。

這日深夜,戌亥相交。上清觀後古木一側,楊朝夕再度等來了公孫真人。

然而這夜,公孫真人卻沒有再考較他的劍法,反而有幾分如釋重負:“衝靈子,算算時日,我教你劍法已滿一年。你在這短短一年中,刻苦習練,進益神速,我是很欣慰的。”

楊朝夕亦回憶起這匆匆而過的一年,心中百感交集,不禁眼眶微紅:“觀主本是當世英豪,也曾身負捐軀許國之志,弟子在洛陽,聽春溪嬸嬸說過些您的往事。若非當年朝中張九齡一系多被罷黜、貶謫,李林甫、楊國忠這等奸佞上臺跳梁,您大概這時,已是聲名不弱於郭子儀、李光弼的名將了。”

公孫真人笑道:“你這小弟子,偏偏提這些作什麼!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自來就不是什麼稀奇事情。我輩男兒漢,豈能因此便整日哀愁嗟嘆、如閨中婦人那般?

我當年憤而入道,不過是用了個‘障眼法’,要有心之人以為我已心灰意懶,才好保住有用之身。然而修道,卻非不得已而為之!你師傅長源真人也是自小修道,你又何曾聽到他心志萎靡過?

況且救世之法,也非只有一途,你若再多讀些詩書,這其中許多道理,自會不言而明。”

楊朝夕又想了想道:“弟子回觀之前,曾繞道楊柳山莊住了幾日。聽關世伯說起十多年前的事情,您那時便已在奔走呼籲,串連這洛陽四周山中的團練鄉勇,要大家齊心圖存,甚至馳援官兵殺滅賊兵。如今想來,那是何等勇毅、兇險之舉!

我爹爹雖是在河東戰場上亡故,但我和我娘,始終以她為榮。如今知道這許多事後,從心裡面便也以觀主為榮!”

公孫真人平靜道:“衝靈子,你卻不必抬高於我。適逢戰亂,誰不想活命?但總要有人拋去苟且偷生的心思、站出來舉一舉義旗,讓這億萬天下生民,能夠提振起復國的希望來。你也在洛陽呆了許久,可知為何?這許多道觀中,只有老弱道士、反極少見到青壯道士?”

楊朝夕轉念一想,確是如此!自己初時到得洛陽城裡,心裡已隱約有些奇怪,覺得每處道觀中,似乎都生機不足、過於寥落。

如今被公孫真人反問,才深以為然,於是回道:“弟子不知!不過確如觀主所言,洛陽城中道觀,不但多有損毀痕跡、觀中也都冷冷清清,似乎人丁不旺的樣子。”

公孫真人嘆道:“當時賊兵陷城,數日不封刀,將洛陽城殺成了血地。有景龍宮道人串連各觀,組成小股殺賊隊伍,在城中負隅抵抗。

後來景龍宮一眾道人被盡數屠盡,其他各觀也是死傷慘重,我上清觀派出的文虛子等人,也是在那時,全都以身殉國。

其餘各觀為存下道門根苗,才不得不曲意降敵,只在暗中做些動作。而串連各處之責,便落在了咱們這城外翠雲峰的上清觀身上,若咱們再不擔起、還能等誰來擔起這職責!”

楊朝夕拱手道:“弟子領會了,盛世退避其身,亂世當仁不讓。天地不仁,執行有常,我輩修道卻不是一味逆來順受,總要振臂持劍、為生民殺出一條血路。”

公孫真人撫了撫楊朝夕的髮髻:“正是如此。我少年時也是任俠輕狂,想憑一腔武勇成就耀世之功,後來想想,也是可笑。如今時移世易,其中許多關節、我已推想清楚,這套劍法倒也不必偷偷摸摸地去傳授了。甚至我這一世會的東西,也不必再遮遮掩掩、秘不示人,正好趁著身體尚好,便都教給你們。只是,”公孫真人頓了頓,突然笑道,“今後便不必再如此、半夜叫你過來傳授了。”

楊朝夕拜道:“弟子明白,以後與眾師兄弟一道,繼續受您教誨。”

公孫真人點點頭:“所以今晚過來,便是向你說明這些。那位吳正節天師,雖與你忘年之交,但你仍要尊他、敬他。他一向慧眼識珍,不惜降尊紆貴、與你結交,其中的拳拳栽培之意,你不但要領受,更須謹記在心!”楊朝夕點頭應下。

月輪晦明不定,北風時緊時徐。兩人踏著這幽暗月色,向觀中而行,不久便消隱在漫山寒夜中。

惟餘一株古木,擎著冠蓋、沐浴寒月,對影成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