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 (1 / 3)

孔光嗣很快得到了召見。

彼時邵樹德正在紫宸殿內召見外國使團,孔光嗣進來時,遇到了幾位一臉晦氣的日本人。

他沒有在意,在中官的引領下,匆忙進殿。

“拜見陛下。”

“賜坐。”邵樹德放下手頭的一份奏疏,看了眼這位當代衍聖侯,說道。

“謝陛下隆恩。”孔光嗣坐到了下首,目不斜視,正襟危坐。

邵樹德沉吟了一下,問道:“衍聖侯可知日本使團所來何事?”

“臣實不知。”孔光嗣答道,同時有些詫異,聖人不應該和他說說波斯使團的事情麼?聽聞已經抵達東都了。

“告訴卿也無妨。”邵樹德說道:“最近數十年來朝的日本使團,真真假假。甚至可以直白地說一句,絕大部分是假的。或由商人冒充,或是公卿私人,偽造國書,糊弄一下天朝上國,混點賞賜寄希望於天朝買下他們那些不值一文的貨物。”

屏風、摺扇、刀具、鯊魚皮以及充滿腥臭味的幹海貨,加起來才值幾個錢?日本輸入中國的最大宗貨物,其實是充滿雜質的銅塊。

最近十餘年,白銀漸漸變得多了起來,但也被人嫌棄,因為純度不夠,兌換大夏貨幣時,往往被狠宰一刀——國朝有制,外洋商人來朝買賣貨物,均需在市舶司清算行內兌換銀元或銀元票,私下裡使用本國貨幣或以物易物的交易行為,是要被打擊的。

這個要求,嚴格來說,有點不近情理。以往外國商人來做生意,中原朝廷對他們十分寬容,什麼貨幣都收,只要是貴金屬就行。後世南北朝貴族墓中出土了大量大食、波斯銀幣乃至東羅馬金幣陪葬物,原因就在於此。

但大夏朝不一樣了。

清算行內有一個分支機構,類似於貨幣兌換所。所有外來商人,在大夏境內都必須用“法幣”來進行交易,即銀元(包括銀元票)、建極通寶之類的金屬貨幣進行交易。

沒有大夏法幣不要緊,可以先賣貨,賣完回籠資金後,再去買。也可以拿帶過來的金銀銅塊,去清算行兌換貨幣,就是需要被宰一刀了,相當於繳納鑄幣稅。

這個規定在前唐沒有,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延長了交易的時間。但這個年月,節奏很慢,花個幾天時間也沒什麼關係,最後基本上所有外洋商人都接受了,包括日本人。

“商人逐利,敗壞……”聽到商人這麼說,孔光嗣直接打蛇隨棍上。

“好了。”邵樹德笑著打斷了他的“經義”,道:“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總是有利有弊。做一件事,無非是權衡利弊罷了,朕這些年一直就是在做這些事。”

辯證思維,世上之事,有利有弊,這是刻在邵樹德血液裡的認知,即便在晚唐這個爛泥潭裡打滾四十年,他也沒有忘記。

世上之事,也不是非黑即白,絕大多數是灰色。

這種灰色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偏左多一點,有的偏右多一點,有的剛好折中。而且,時移世易,在不同的時間段,灰色的程度也在遊移不定。

拒絕用非黑即白的二極體思維看問題,用發展的動態眼光看問題,不刻舟求劍,以及堅持辯證思維等等,以上這些都是邵樹德理政數十年的底層邏輯。

一件事情,有時候壞處多一些,有時候好處多一些,完全看你怎麼用。

商人固然有很多問題,比如賺到錢之後的暴發戶嘴臉,讓田舍夫難以安心種地,囤積居奇等等,這是其負面影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