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萬兵馬呢,多找找,總有人願意留下的。
“這其實不是壞事。”邵端奉看著弟弟,說道:“至少大理亂不起來了。大理不亂,周邊那些窮鄉僻壤的地方作亂,就沒有太大問題。你方才說的神川都督府……”
“劍川鎮。”邵濟志說道。
“吐蕃時叫神川。”邵端奉說道:“劍川可多為山地?”
“這——卻不知。”邵濟志說道。
“你都要去雲南當藩王了,卻什麼都不知道。”邵端奉嘆了口氣,道:“別想了,好地方阿爺不會拿出來的,不是溼熱叢林,便是山勢連綿之處。”
“八哥真乃神人。”邵濟志歎服。
他想起了父親的話,劍川沒設州,應該不是什麼好地方。
“再說回之前的事。”邵端奉說道:“劍川鎮絕對湊不出多少人。趙嵯政造反,鬧騰不起來的。李唐賓又親自去鎮壓,免不了一番殺戮。如此一來,劍川鎮也廢了,將來去雲南就藩,如果能帶一批中原百姓落地生根,或非壞事。你可試試選這裡。”
“還能選?”邵濟志苦笑一聲。
“總比護聖州好吧。”邵端奉搖了搖頭,道:“劍川鎮兩三萬戶人應還是有的,興許更多。好生經營,不會太差的。”
邵濟志心事重重地點了點頭。
如果有選擇,他更願意留在中原啊。雲南那地方,誰愛去誰去。
******
“拜見陛下。”隴州州衙之內,濡州刺史種居爽行禮道。
“坐下吧。”邵樹德說道:“李唐賓在雲南搞得不太像樣子,朕要你去料理首尾。”
“陛下的方略是……”種居爽問道。
“雷霆之威已有,現在需要撫慰。”邵樹德說道:“雲南不能亂,已經牽扯了朕很多精力了,朕不想再為天南之事煩憂。”
“臣明矣。”種居爽回道。
其實,當聖旨抵達濡州的那一刻起,他就大概明白了。
種家是什麼背景?河北大儒。一貫以教化世人的面目行走於世,徒子徒孫遍佈整個河北。
家尊種覲仙老當益壯,還在龍泉府擔任遼東道學政,數年來勸學無數,在當地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
他本人的學業也不差。擔任濡州刺史期間,廣興教育,讓原本幽州的那些部落黑戶們沐浴了不少王化,成果斐然。
如今聖人不派別人去雲南,偏偏派了他,那麼意圖就很明顯了。
“你到任後,先把西京一帶理順。遠的地方暫且放一放,地方局勢多有不靖。”邵樹德又道:“估計還得有幾個月。”
李唐賓這會正在攻劍川鎮。
邵知為至永昌後,地方上也有一些蠻人佔據城池,不願歸降。他們倒不是對大長和國有什麼留戀,事實上他們以前也是鄭仁旻壓制的物件,只不過趁著長和國崩潰的“有利時機”,想要搞一搞事罷了。
銀生鎮其實也有一點這樣的苗頭。就像其南部的黑齒十部,邵樹德懷疑他們已經脫離了,不再認南詔、長和一系的統治,對大夏當然也不認。
這樣地方有叛亂,其實多多少少在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