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第三十章 憂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憂慮 (3 / 3)

“很多人都這麼說,應該假不了吧。”楊幹貞說道:“真說起來,這其實是個機會呢。”

段義宗欲言又止,憂心忡忡。

楊幹貞看了他一眼,沒說什麼。

他外表粗豪,嗜殺人,武人氣息非常濃,但也有點小狡猾。

鄭買嗣篡權上位,楊氏就不行嗎?事實上他一直在等機會呢。

不過即便打倒了鄭氏,他也不會輕舉妄動。因為鄭氏宗族數百人,很多子弟在各處為官,勢力並不小。最好的辦法,還是推一個家族到前臺,讓他們來當惡人,先剪除鄭氏殘餘勢力。待這項工作完成後,他再滅掉這個家族,屆時或登基稱帝,或在下面做個權臣,進退自如,豈不美哉?

國中持此看法的大族並不少,比如西洱河大姓高氏就就是這個想法,傻子才跳到前臺當皇帝呢——當然,比起高氏,楊幹貞對帝位還是有那麼點興趣的,屆時看情況再說了。

“唉。我一直勸陛下向南擴張,徹底吞併驃人諸國,隨後滅掉蒲甘、真臘。”段義宗說道:“中原大國,豈能輕犯?要吃大虧的。”

“布燮這就不對了。”楊幹貞說道:“驃人有什麼?窮得掉渣。還蠢笨如豬,欺負他們有什麼好處?北上中原就不同了,如果能掠一些士人、工匠回去,於國有大益。這麼說吧,十個驃人也比不上一個中原人。”

“哼,利令智昏。”段義宗冷笑道:“若北上出兵,楊帥可願為先鋒?”

楊幹貞避而不答,哈哈一笑,湖弄了過去。

段義宗的臉色愈發冷峻。

他當然知道,中原對南詔、大長和國的吸引力有多大。就說他自己,極好詩文,來中原後,也留下了幾篇詩作。

皇弟鄭昭淳,更是一枚讀書種子,詩詞歌賦、文章典籍樣樣精通。

便是前朝皇族蒙氏,也多習詩文。蒙隆舜就曾用《春秋》裡的話在徐雲虔面前賣弄,雖然結果並不好。

南詔、大長和的這種情況,讓他想起了前唐東北的一個國家:渤海。

聽聞渤海國每年都有人到長安學習,不斷有人考中賓貢進士。南詔在這方面有些差,貴族子弟多在成都學習,甚少有人考賓貢進士,文氣比起渤海國要差不少。

誇張點說,大唐曾是周邊各國精神、文化上的母國。各國上層皆以至前唐學習、考試、做官為最高追求,並以獲得當地人的肯定為榮——段義宗有五首詩被收錄進《全唐詩》,被高駢建議殺死的南詔迎親使臣楊奇鯤等輩也有《途中詩》,各有詞藻。

從感情上來講,段義宗不願進攻中原。

從理智上來講,他也不願進攻中原。

奈何夏主要徵西域了,國中很多人應該以為得計了吧?考慮到朝中微妙的局勢,段義宗更覺得戰爭或許無法避免了。

這個認知讓他很沮喪。一旦北伐失敗,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蒙氏已經退場,但國中還有高氏、楊氏甚至他們段氏,這些大族會怎麼做?

鄭氏的國祚,不會沒有幾年了吧?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

段義宗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深重的憂慮,踏上了歸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