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這店不賣熊皮帽,整天賣假藥,早晚倒閉。」
「我們村有人年逾六旬,在這買了假藥,服用後當晚就死了,還沒找他算賬呢。」
店家額頭青筋直露,一甩袍袖,直接不理這幾人了。
劉守敬在門外聽了半晌,也啞然失笑。
同時也感覺有些驚異,在宮裡讀書習武時不覺得,今日到外頭走了一遭,卻發現這世道變化得可真快啊。
聖人這威望真是沒得說。幽州的少年郎們,最近幾年應該經常聽到聖人征戰的故事吧?大敗契丹攻滅渤海,赫赫武功,如何不讓人神往?
中年人或還沒什麼,但熱血的少年郎最是敬佩這種有著不世武功的君王。若換個沒甚功業的天子,熊皮帽還會這麼受人追捧嗎?
銀鞍直,那是聖人的親軍,代表著大夏第一等強兵,是幽州所有弓馬嫻熟的少年們最嚮往的地方。這個天下,變了,人心漸漸變了。
店內的爭吵結束了,少年們陸陸續續摔門走人。劉守敬注意到,走在最後一人故意放慢了腳步,偷偷折回去,像做賊一樣買了包藥,藏好後一溜小跑走了。
「你也要買藥?」店家上上下下打量了劉守敬一番,勸道:「我看你神完氣足,身體康健,不似方才那人氣血虧虛。虎狼之藥,還是不要用了,越用越廢,愛惜身體要緊。」
劉守敬沒有生氣,笑道:「我不買藥,只是有事詢問。」
「說吧。」店家也無聊,拿了兩張馬紮過來,給了劉守敬一張,坐下問道。「塞外皮貨、草藥可好賣?」劉守敬道了聲謝,問道。
「這店還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說實話,以前不太好賣,但從去年開始,生意一下子好了。」店家說道:「確實皮貨最好賣,可惜我進不到好貨。」
「為何突然好賣了?」劉守敬問道。
「方才聽那幫少年郎吵嚷,聖人又弄出了什麼新東西?」店家不答反問道。「是。」劉守敬點了點頭,道:「四輪馬車非常大,轉彎自如,還跑得飛快。」
「四輪馬車,我年輕時也見過。」店家嘆道:「昌平西北有條石道,年頭久了,石面上全是深深的車轍印。那會幕府造了四輪馬車,往軍都陘運糧食,靠車轍轉彎。後來消失了,也不知為甚。」
車轍轉彎?倒是個好辦法。劉守敬心中暗贊,有點像聖人說的「軌道車」了。
「大夏聖人了不得啊。」店家繼續說道:「每每弄出一個物事,都能帶動風潮。再說回小郎君所問之事,其實很簡單,聖人在北平開
辦武學,給入學之人發裘衣。禁軍將士建立功勳者,也賞賜裘衣、皮毛、手套。這些軍兵四處閒逛,久而久之,羨慕的人就多了起來。小郎君或許沒注意,光咱們昌平縣,一年之內就多了兩家皮貨店。唉,賺得比我還多。」
「為何賺得比你還多?」劉守敬奇道。
眼前這家店,他雖然沒怎麼注意過,但模模糊糊有印象,應該是老字號了。
「關西人開的都是靈州口音。」店家恨恨地說道:「他們能從內務府那裡拿貨。今年正旦,皇后召外命婦入宮賜宴,聽聞都穿著皮裘,也賞賜了不少皮裘。隨後麼,你也知道,但凡有點錢的,都被自家婆娘纏著買裘衣。這都十月了,正是裘衣開始好賣的時候,恨啊,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賺錢。」
他們只能賣裘衣,你還能賣藥······
劉守敬笑了笑,道:「原來如此。今日聖人坐了四輪馬車,遠近轟傳。待過陣子,怕是街頭巷尾,四處議論紛紛了。這又是一樁好買賣。」
「誰說不是呢!」店家嘆道:「聖人用過的東西,自然是極好的,他老人家這麼高的威望,自然群起效仿。可惜聖人不來我這買藥,可惜,可惜!」
這次輪到劉守敬額頭冒汗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就買藥······不是,告辭了!」劉守敬匆匆說完,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