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娘勿驚,這裡沒有旁人。”邵樹德從背後將高氏整個抱在懷裡,手下不停。
真是飽滿滑膩,都從指縫間溢位來了。
“陛下,求你了,這不行!”高氏劇烈掙扎了起來。
邵樹德手上微微用力。
耍得重劍、開得強弓的武夫的力氣,又豈是嬌嬌弱弱的渤海王后能比的?
池水嘩啦啦作響。
高氏向前一個趔趄,雙手下意識扶在了池子邊緣的石磚上。
剛想起身逃走,就被背後一雙鐵鉗般的大手給固定住了……
******
“王建此人,倒有幾分本事。”西內苑甘泉院內,邵樹德翻看著奏摺,仔細回憶。
這個人,其實與後來的李成桂差不多。野心不小,膽子不大,傾半島之力北伐是不敢的。但調集精兵,在中原朝廷無暇顧及的時候,向北蠶食的膽子卻有,還不小。
王建率萬餘兵至朔方郡,征討尹瑄。
他沒有硬來,而是先赦免了很多人的罪過,並許以官職。尹瑄身邊的人見有出路,紛紛南逃,投奔王建。
隨後大舉圍攻鶻巖城,尹瑄不敵,召相熟的靺鞨部落來救。而這些部落頭人還是挺仗義的,真的帶兵來了。
王建解圍,南撤十里下寨,然後遣使相招靺鞨酋長,盛設酒食饗之。乘其醉,脅以威,酋長皆服。
酋長們“服了”,但王建並不放人,而是讓他們派使者回各自部落營地,率眾來歸。於是到了第二天,果有數千靺鞨眾來拜,贖回酋長後退兵。
靺鞨人還是很講信譽的,說服了,那就是服了,至少十年內不會再來找你麻煩。
於是王建繼續圍攻鶻巖城。千鈞一髮之際,威勝軍三千人趕到,擊敗王建兵馬,解了鶻巖城之圍。
王建其實也沒受什麼大的損失,而是退回了朔方郡城,與尹瑄、威勝軍相持——據前線來報,王建所部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驟遭突襲的情況下,依然能收拾敗兵,力保主力不失,徐徐而退,戰鬥素養非常不錯了。
“樂州……”邵樹德又拿來地圖,仔細看著。
其實浿水以北的地方並不大,只轄有平壤、浿水、渾彌、增地四縣,約一萬一千戶、五萬餘口。
這個地方,嚴格來說即便丟掉了也沒什麼。但他心中不爽,就是不想讓那幫喜歡“日拱一卒”的高麗人得手。
樂州作為一個緩衝區的存在,對鴨綠江以北、以西區域的意義很大。你要是敢放棄了樂州,人家就敢窺視鴨綠江對岸的土地。
日拱一卒可不是開玩笑。
但邵樹德也實在懶得和高麗人開戰,不值得。這個地方也誕生出族群意識了,在渤海國還沒來得及消化的情況下,再吞下他們,實在是自找麻煩。
還是看看以後能不能騰出手來吧,暫時沒興趣和他們耗。
看完半島的事情,邵樹德又仔細看了看大兒子的奏疏。
西北?東北?嗯,東北方向基本完善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漫長的“造核心”,而西北方向的地圖,卻塌陷式地少了一大塊。
有關於闐國的事情,他和兒子的判斷一樣,這個國家多半知道了中原鼎革,但他們使了小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