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夷軍的過渡期結束得更晚,大部分人名為府兵,實際上還是募兵,還在排隊等待分地。
“大人,新打下的這些地方,也歸安東府麼?”邵承節問道。
“阿爺打算新置一州,曰瀋州。”邵樹德說道:“這樣吧,安東府尚未分地之府兵,能在當地安置的,便置於安東府,如果不夠的,便發往瀋州。”
按照他的打算,安東府今後侷限於遼東半島上,再往北,還得新設州縣。
作為中原王朝的威脅來源,西北已經越來越不行了,今後將是東北,必須重點控制。
“兒明矣。”邵承節應道:“若無他事,兒這就過河,督促諸軍奮戰。”
“去吧。”邵樹德擺了擺手,目送兒子渡河東去。
契丹的主力並不在這一片。
雖然遼河流域是上好的建設頭下軍州的地方,但出於慣性或其他因素,重心依然在北方。
******
木葉山其實根本稱不上山,充其量只是草原沙漠中的一處小土包罷了,位於後世雙遼市東北十里左右,即新開河與老哈河匯流處附近。
宋代蘇轍出使遼國,作木葉山詩,稱“茲山亦沙阜”。
但契丹人卻視此為神山,因為他們的古代傳說中,有太多內容與這個沙包有關。
阿保機對木葉山也充滿了感情。
因為在四個月前,他就是在這裡舉行儀式,祭天登基,成為契丹八部新的大汗。
那時候,各部貴人們無論情不情願,盡皆拜倒在地,讓他憑空生出了萬丈豪情。
四個月後,貴人們再一次齊聚木葉山。這一次,他們臉上的表情十分凝重,甚至可以看出恐懼、害怕的意味。
情況已經很明瞭了。夏國三路出師,直攻契丹。
根據目前得到的訊息,夏主邵樹德已經親至營州,總督大軍北進。
而在其左右兩翼,還各有一路兵馬。
其中,左翼由他們的老熟人、柔州行營都指揮使梁漢顒指揮,兵眾號稱二十萬。
五月初的時候,楮特部派人抵近偵察,發現夏人在西邊的草原上放牧牛羊,一邊放牧,一邊東進。正待試探性攻一下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夏軍馬隊。楮特部遊騎退走,夏人並未追擊。
這一路,不是虛兵,而是實實在在的大軍。縱然沒有二十萬,十萬人估計還是有的。
楮特部還在繼續打探,試圖弄清楚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邵樹德的右翼有一路兵,同樣是他們的老熟人,來自安東府的兵馬。他們號稱十萬眾,沿著大遼水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