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第四章 他改變了天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他改變了天下 (1 / 3)

劉仁遇今年五十三歲了。

這個年紀,即便作為中層軍官,也不太夠格了。

畢竟不是誰都是李嗣源,五十一歲還能直衝契丹萬軍之中,左衝右突,擒賊而回。也不是誰都是邵聖,四十七歲還奔馬馳獵,加特林火力全開。

於是他退下來了。但又沒完全退,因為現在他是內務府虞候司虞候,八品官。逢澤湖面之上,水波盪漾,鳥鷗雲集。

湖畔草地之上,牧童正在放羊。

羊是從西北送來的,據說是耐什麼病的羊種,劉仁遇不太懂,沒記住。

他只知道朝廷還真有恆心,搞各種奇奇怪怪的羊種,有的還真有用處,比如能產更多羊毛。

遐想之間,他已經來到了一片新蓋的房屋前。

他以前的州兵部下們在外圍站著,勉力維持著秩序。從河北返家的土團鄉夫以縣、鄉為單位,按冊點名,——領取賞賜。

儲仲業也來了,與劉仁遇互相見禮。「都是關西運來的毛布?」儲仲業問道。

「關北、直隸、關內三道都有,也有部分皇莊產的,不多。大庫設在這裡,也是為了方便。」皇莊莊正回道。

儲仲業信手搬起一匹毛布,感覺挺沉的,比絹帛沉多了。

「聖人為了關西百姓,可真是煞費苦心。」儲仲業放下毛布,道:「百餘年來,關西日漸沉淪,就連神策軍的賞賜都得從關東調運絹帛,如今反向東輸,頭一回見。」

關西並非不產絹帛。事實上就連綏州、夏州、銀州這種地方,在前唐時期,也是產的。但因為種種原因,產量不高,質量也不太好,人謂之「雜絹」,連個名字都沒有。

最近二十年的氣候,大夥都有感覺,冬天好像更冷了一些。

今上當綏州刺史時,有綏州絹。但在建極五年的今天,綏州絹的蹤跡已難以尋覓。或許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天氣原因絕對不容忽視。

這樣一來,情況就有些不妙了。關北軍士的賞賜何來?

或許可以調關中、山南絹帛北輸,但在關中絲絹產量日漸下降的今天,治標不治本。用非絹帛類的布匹發賞,前唐時就有,其實也是動物毛髮織成的——麻布之類的斷斷拿不出手。

聖人在二十年前未雨綢繆,如今小有成果,有了辦法:用毛布發賞。

「其實,武夫們一開始並不太喜歡毛布。」劉仁遇說道:「若非此物真有妙用,可能都要喧噪作亂了。」

妙用就是禦寒。在天氣越來越冷的當下,毛布真的有用,是剛需,所以武夫們接受了。「確實。」儲仲業笑道:「別看二月二了,老夫這毛衣尚未脫去。」

絹帛為什麼那麼流行,以至於能當錢用?其實就是可以製成衣服,這是其最初始、最本源的功能。隨著時間推移,因為貴金屬貨幣的匱乏,人們不得不用其他物品來代替,比如糧食、布匹——都是生活剛需。

大夏朝廷給官員發俸祿,銅錢佔比真的很少,糧食、絹帛才是大頭。甚至於,逢年過節發的肉脯,在發到官員手裡的一剎那,它也承擔了貨幣職能。

毛布現在也是剛需,它就有了當貨幣的可能,尤其是在寒冷天氣助攻之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