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稍一思索,便想起來了,這就是要去契丹的韓氏族人,此處人多眼雜,不方便多說,便點了點頭,讓他跟上。
】
“走,去村中。”邵樹德招了招手,馬車很快駛來。
上車之後,千餘軍士團團護衛,進得西鹿村,直趨一處新起的大宅。
“陛下。”宅邸主人早早在外恭候,全家男女老少數百口人跪拜於地。
邵樹德下得馬車後,掃了一眼,面露笑容,道:“趙將軍何至於此。”
“天子親臨,自當遠迎。”趙思溫回道。
“進去吧。”邵樹德點了點頭,在武士的護衛下進了門。
討平幽州之後,又經歷了編戶之亂,現在已漸漸平息,邵樹德遂下令,將較為恭順的幾個大族遷居北都近畿。近畿只有兩個縣,即薊縣和幽都縣。作為平州盧龍縣的大族,降將趙思溫舉族遷至西鹿村,購地置業,定居了下來。
邵樹德到西鹿村是既定計劃,簡單來說,他要開始新一輪的統戰了,物件則是幽州各大族——胡人已經搞得差不多了,現在開始料理漢人,相信有胡人部落的慘狀在前,這些漢人大族當很快識時務。
漢人大族大致上有幾家。
如果說安史之亂前幽州的大族是以范陽盧為代表的話,後面就是以朱氏、劉氏、趙氏為代表的軍人世家以及少量文人家族了,後者的代表便是韓氏。
朱氏迭經軍亂,已經沒落。現在的幽州,當以昌平劉氏、安次韓氏、盧龍趙氏三大家族為代表——本來還有個玉田韓氏,但該族遭契丹殺戮、擄掠,損失慘重,已經除名。
安次韓氏的代表便是韓延徽,他們家已經在薊縣覓地建莊,準備安居。
昌平劉氏還拖拖拉拉,不過到底開始行動了,態度還算讓人滿意——此為劉怦後人,怦為幽州節度使朱滔的外甥,劉怦、劉濟、劉總祖孫三代都是幽州節度使。
昌平劉氏是一個神奇的家族,因為他們從劉總之子劉礎開始,成功轉武為文,後來在遼代居然成了科舉世家——其實北宋也一大堆丘八世家棄武學文,成功轉職。
韓、劉、趙等族互相之間多有聯姻,關係密切,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歷史上進入遼代之後,安次韓、玉田韓、盧龍趙以及易定王氏、幽州劉仁恭的後人互相聯姻,加上後來崛起的馬氏,榮寵有加,權力極大,幫契丹統治幽州漢人,一干就是二百餘年。
金國滅遼以及元滅金時,這幾個大族地位不衰,一直到元朝中期還有人當高官,史上以“燕四大族”喚之。
邵樹德在趙思溫的宅邸住了兩日。
趙氏招待盡心竭力,白天飲宴,晚上派婦人侍寢,非常周到。
“朕不能久居幽州,趙家既以天水為郡望,便是朕的親近之人。”宴席之上,邵樹德說道:“不過,還是要有分寸,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可清楚?”
“還請陛下恕罪。”趙思溫神色緊張,乞求道。
他知道聖人是在敲打盧龍趙氏。
趙王短暫鎮守平州之時,曾到他們家的莊子上游樂。眾所周知,趙王之母乃天水趙氏出身,雙方之間自然有一份親近。
盧龍趙氏宗人有喚趙德鈞者,本為幽州軍校,勇勐果決,曾多次率軍入滄景,助盧彥威攻魏博,甚至還長期戍守德州,守禦黃河防線。此人利慾薰心,竟欲巴結趙王,後死於編戶之亂,為清夷軍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