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五老榜」,即曹松、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五人同榜及第,考中進士,因五人都已年逾六旬,故稱五老榜。
五老中最大的曹松,更是七旬年紀了,讓人瞠目結舌,不知道這種選才有何用,曹松還能為天子效力幾年?
曹松如今就坐於店內,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他是舒州人,一生顛沛流離,輾轉各處。不過能力有限,除了詩書文章之外,似乎沒其他本事了。因此入幕各處,也只是下級文吏,勉強餬口罷了。
為生計奔波的同時,他也在不斷考學。到
了今年,第一次在洛陽參加科考,本來沒抱什麼希望,可不知是不是換了地方的原
故,他居然考中了——當然,夏王一力擴大錄取人數,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曹松考中之後,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之職,正九品上,在秘書監盧嗣業手下為官。過了今日,他就要動身前往長安,抄錄三大內庫藏書籍。
活很累,但七十歲的曹松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準備西行,開始他的官場職業生涯。
「曹夢徵倒是好雅興。」五老之一的王希羽大踏步走了進來,笑道。
王希羽是秘書正字,正九品下,同樣要去長安。
今年考中的進士,去翰林院的很少,多半去了秘書省,真是奇哉怪也。
沒考中的人,據說也被秘書省收了不少。按制,秘書省應有典書八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筆匠六人、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十人、楷書手八十人,以前多有缺額,這次一併補齊了。
王希羽是聰明人,他隱隱覺得,這次這麼容易考中進士,是不是有原因啊?難道朝廷需要大量抄書匠?
西京三大內庫藏書籍,包羅永珍,經典、河圖、書範、地理、律本、兵書、雜傳等等,太多了,這要抄到幾時?
不過,終究是個好。立點苦勞之後,說不定還能往上走一走一一五老的志向,豈是外人可以小覷的。
「王六你還回宣州麼?」曹松一見,連忙招呼王希羽坐下,吩咐店家再上一壺酒、兩碟小菜。
「不回了,淮南大敗,這邊又考中進士,還回去做甚?」王希羽搖了搖頭。
五月的時候,曹松與王希羽飲酒。席間王六郎灰心喪氣,說這次考完,就回宣州給田覠當幕僚,還邀曹松一起去。
曹松鄉籍舒州,王希羽籍貫池州,都是楊行密的地盤。年紀大了,一事無成,確實該回鄉安度晚年了。
田覠的名聲很大,宣州又近在咫尺,給他當幕僚,也好為家族子孫謀點好處。
但他們考上了,事情又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