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第五十七章 南北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七章 南北衙 (2 / 3)

出征的將領不屬於樞密院體系,是南衙朝官,一般是勳貴——其實不是勳貴也不可能,哪怕你是底層出身,立了戰功後也必然晉爵,成為貴族一員。

北朝以來的貴族,與後世明清的勳貴是兩回事。因為不存在****、世襲罔替之類,貴族成員上上下下,變動還是很大的。

比如憲宗朝平定西川叛亂,出征的主帥之一高崇文不識字,但他從小兵做起,與吐蕃廝殺多年,“功冠諸軍”,當時已積功晉爵渤海郡王。

名將李晟,也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從軍,不斷立功,在與吐蕃的戰爭中獲得了“萬人敵”的稱號,得封合川郡王。

大唐勳貴的成色,因為保持了上下流動,整體還是可以的。第一代當郡王,第二代降爵,如果後代沒有立功,漸漸就會消失在大貴族行列。凌煙閣的那些大將後代,如今安在?

“職司之事,不太清楚。”封渭說道:“但應該差別不大。”

楊爚點了點頭,又好奇地問道:“南衙樞密使是誰?”

“已內定折令公任樞密使,但不知是哪一院。另一位很可能是朱叔宗,只是猜測。”封渭說道。

楊爚又點了點頭。其實可以理解,都教練使衙門肯定要合併進樞密院了,朱叔宗擔任樞密使是必然之事。

正如藩鎮的都教練使不允許統兵一樣,樞密使也沒法領兵出征,但朱叔宗本來就沒領過兵,沒什麼可遺憾的。

出征之事,具體到國家層面,就是皇帝召開延英問對之類的最高階別決策會議,北司樞密使、南衙政事堂宰相、涉及到的有關部門主官一同參加,做出決策。

“聽聞司農寺、衛尉寺等機構也於暗中籌建起來了,大王創下的這副家業,終於像點模樣了。”看著拔地而起的宮室,楊爚也很是感慨。

“藩鎮為國嘛,之前是藩鎮,後面就是國了。”封渭亦很舒心,笑道:“可惜現在只能暗中籌備,沒法公然入廳辦公,名不正言不順,惜哉。”

藩鎮為國,是必然要走出的一步。但之前是藩鎮體制,雖然有從鎮、附鎮的說法,但理論上各個節度使都是平級的。各鎮有各鎮的班子,你要想建立制度,首要的便是跳出藩鎮這個框架。

但你沒有跳出藩鎮的框架之前,能怎麼辦?各藩鎮統一財稅、兵籍、官僚體系已是能做到的極限,但藩鎮本身還存在著。

自己重新建立一套制度這種事就別扯淡了,那與稱帝無異。開國、建制,這兩個詞是聯在一起的。邵樹德也只敢在幕府、都護府的舊有體制內小修小改,用夏王府來打擦邊球,另起爐灶是不可能的,那還不如直接造反乾脆一點。

當然,如今終於走到這一步了。舊的框架即將被打破,新的機構已在暗中籌建,等待時機成熟,即可走上前臺。

“我來了樞密院,理蕃院定然是野利經臣主持了。不過南衙政事堂不止一位宰相,北衙理蕃院多半也不止一位主事,不知道誰有這個福分了。”楊爚笑道:“一路走來,真是如同做夢一樣。從麟州山溝溝裡,到洛陽當樞密使,嘿,託了大王的福啊。”

封渭也有同感。

從一個忙於考學計程車子,一躍而為東都畿汝節度副使,將來還很有可能位列中樞,這份運氣,亂世之中又有幾人可得?

“雪下大了,走,去幕府品茶。”封渭邀請道。

“那就卻之不恭了。”楊爚笑道。

新朝同僚嘛,自然要加深感情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