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第二十三章 入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入衛 (2 / 3)

他對衛州城本身也不是特別在意。不過是一座土城罷了,裡面只有三千州兵,拿不拿得下來也不是什麼攸關生死的事情。

從今年元旦開始,大概是他用兵以來最順利的一年。區區七個多月的時間,連下鄆、齊、棣、安四州,眼看著黃州、淄州、衛州也要攻克,一共七州之地,百餘萬人口納入治下——城池不是關鍵,控制野外的農村才是重點,攻克州城不代表攻佔了一個州,失了州城不代表失去了一個州,城市不產糧、不產肉,實實在在控制的人口才是真實利。

共城、新鄉、汲縣這三個縣的佔領都不徹底,還得好好整飭一番。

夏兵衝入城內後,陸陸續續有衛兵從城頭下來,廝殺阻截。

正在鎮壓亂兵的田希演聽聞之後,大驚失色,帶著手頭兵馬火速回援。

雙方在街頭展開激戰。

衛人是真的拼命了,在田希演的率領下死戰不退,給予了衝進城的天雄軍一千甲士重大殺傷,直到田本人中流矢而亡,這才終於崩潰,散落得滿大街都是。

接下來就是熟悉的追剿殘敵的路數,大夥都輕車熟路了,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持續到了第二天早晨。

邵樹德一直待在城外大營內。

效節軍軍使霍良嗣押著大批糧草回到了營地,不過他的兵馬卻只剩下的兩千四五百人上下了,居然還少了兩百多。

“徵糧時動手了?”邵樹德放下手裡的史書,問道。

下鄉徵糧,兩千多人估計要分成幾十股,還要留部分人集結在一起作為機動兵力,隨時應對突發狀況。人一分散,確實很容易出事,飛龍軍深入敵後,最大的損失就在此處。

“回殿下,確實有軍士遭到愚昧鄉夫的伏殺,都已經處置了。”霍良嗣說道。

輕飄飄的“處置”二字,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血腥的殺戮。效節軍這幫魏博叛徒,確實越來越進入角色了。

“衛人為何會反抗?我在河南、關西,可從沒這麼多人敢反。”邵樹德問道。

“因為殿下來自關西。”霍良嗣猶豫了一下,還是照直說道。

“為何?不都是大唐子民罷麼?”邵樹德似乎早預料到了這個回答,但還是問道。

“殿下……”霍良嗣想了想後,講了件事:“太和三年(829),魏州書吏殷侔下鄉公幹,見鄉間多有竇建德廟,父老群祭,莊嚴肅穆,感慨豪傑興衰,遂作《竇建德碑》文。”

太和三年,大唐已經立國二百餘年了。作為魏博的首府,魏州農村還有諸多竇建德廟,而且成了村民們定期祭祀的場所,非常熱鬧:“父老群祭,駿奔有儀”。

土生土長的魏州書佐殷侔見了,非常激動,寫下了《竇建德碑》。

碑文後面有一段:“自建德亡,距今已久遠。山東、河北之人,或尚談其事,且為之祀,知其名不可滅,而及人者存也。”

這表明了魏州文人殷侔的態度,或許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河北士民的態度——大唐立國二百多年後河北人的態度。

簡直離譜!安史之亂前,契丹孫萬榮、李盡忠叛亂,攻入河北。叛亂平定後,河內王武懿宗懷疑河北人助契丹,殺戮極盛,又一次重新撕開了傷疤。

安史之亂後,朝廷管不了河北,就更離心離德了。

本來大一統的唐代是極好的彌合東西分歧的機會,可惜陰差陽錯,可惜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