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發個單章,來龍去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發個單章,來龍去脈。 (2 / 4)

那麼淮右義軍中的朱元璋部吃了沒有?

《明本紀》——

“明日,陳兵果至,其來甚銳,直造城下。守者搖旗鼓譟,伏兵見之,緣山而出,循江而下,絕其歸路,一戰俘斬萬餘眾,生擒三千人。常遇春不欲以聞,曰:“此皆勁敵也,既俘不殺,將貽後患。若以聞,上必不盡誅。”

達不聽,遂以聞。上謂使者曰:“急回軍中喻諸將,彼先開隙,今初與戰,三千精銳,未可盡廢,宜釋之,使為後用。”遇春初聞遣使赴京,密令軍中以三千人皆殺食之,黎明,止存三百人。”

這裡記錄的是常遇春部吃人。

當然你可以說是孤證,我也不否認。但以當時的大環境,糧食籌措那麼困難,吃人是難免的,朱元璋部不會特殊於淮右義軍其他部分。

(二)正規化時期

朱元璋有了地盤了,糧食相對沒那麼緊缺了,自然不至於還像之前那樣吃人。

但這時候有其他嚴重的問題,就是軍紀。

義軍是什麼成色?裹挾民眾,基本什麼人都要。朱元璋部也有不少土匪、山賊之流,這些人習氣很差的,而朱元璋早期要沒什麼錢,發軍餉估計都夠嗆,那麼怎麼激勵士氣呢?

其實歷史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以財貨、子女為誘惑,搶劫。歷朝歷代都有,義軍當然也不能免俗。

《明太祖實錄》(注意,這是明朝的官方史書之一)——

初,諸將破城,暴橫多殺人,城中人民夫婦不相保。上偶出見一小兒立門外,問曰:“爾何為?”兒曰:“候我父。”曰:“爾父安在?”曰:“在官養馬。”問其母曰:“亦在官門下,與父不敢相顧,但以兄妹相呼,我不敢入,故竊候之。”上為之惻然,即召諸將謂曰:“比諸軍自滁來,多虜人妻女,使民夫婦離散,軍無紀律,何以安眾?凡軍中所得婦女,當悉還之。”明日,聚城中男子及所掠婦女於州治前,至則令婦女居內,男子列門外兩旁。縱婦女相繼出,令之曰:“果夫婦,相認而去,非夫婦,無妄識。”於是夫婦皆相攜而往,室家得完,人民大悅。

這裡講的是朱元璋的部隊做了幾件事:

(1)破城後,“暴橫多殺人”。

(2)“人民夫婦不相保”,老婆被明軍搶走。

(3)這是經常做的事情,“自滁來,多虜人妻女,使民夫婦離散,軍無紀律”。

《明太祖實錄》這段引用的是《明本紀》,原文是——

初,城中殺伐甚眾,存者少。縱有存者,夫婦不相認。一日,暇,上馬臺前一小兒,但能言語,不知人情,上謂小兒曰:“汝父安在?”曰:“與官人餵馬。”“汝母安在?”曰:“官人處,有與父娣妹相呼。”上知不可。明日,會諸人,喻曰:“兵自滁陽來,人皆隻身,並無妻小。今城破,凡有所得婦人女子,惟無夫未嫁者許之,有夫婦人不許擅配。”期明日,闔城婦女男子盡行會衙門前。明日,依期而至。上令婦人入衙,以男子列門外街兩傍,令婦人相繼而出,下令曰:“果真夫婦,即便識從,非夫無妄為。”令既,婦女出,完聚者半之。

兩者的差別在哪裡?

《明太祖實錄》裡寫的是,朱元璋下令將所有搶來的女人放走。

《明本紀》寫的是,朱元璋下令有丈夫的女人放走,沒結婚的繼續留在軍營內。

另外一件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