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鐵盤 (2 / 3)

現在夏軍所使用的器械,大部分還是用木炭冶煉打製,少部分開始用修武煤冶煉製造,效果不錯,至少看起來不比木炭冶制的差。但也僅只能用修武煤,換成其他地方的,比如同州煤、汝州煤甚至河南府的煤,效果就差遠了,供軍使衙門核驗那一關過不了。

本來魏氏鐵匠鋪就以量取勝,其實兵器質量算不得好。與野利氏經常出一些精品不同,嵬才氏擅長打製質量不好不壞的中等軍械。而既然是走量了,那麼如果質地很差,便是貴為“皇親國戚”,這買賣也是做不下去的,甚至要被武夫們找麻煩。

“應和大王所說一樣,汝煤中有許多肉眼看不出的雜質。”十一郎回道。

“找過這些雜質嗎?”

“燒炭時某看過,汝煤冒黃煙,氣味很衝。”

“想辦法收集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邵樹德說道。

“煙……怎麼收?”十一郎愣了。

邵樹德想了想,道:“譬如這廣成澤的水,如果冬日嚴寒,湖面便會結冰。冰即是水,水即是冰。如果夏日酷熱或取水燒煮,水還會變成氣。任何一種東西,都有跡可循,自己想辦法吧。如果有所得,我又何吝重賞?”

去年的夏王賞3600緡錢被河南令王雍獲得了。

他結合長期育種經驗,總結昇華,寫了一本書。認為人、牲畜、草木都有“血脈”,血脈分為多種,以馬為例,有的血脈可以跑得快,有的血脈長得高,有的血脈讓馬兒耐長久驅馳,不一而足。

他認為可以提煉這些血脈,將其固定下來,培養特種用途的牲畜、禾麥。比如挽馬就需要耐力好、力氣大的,騎兵就需要高大、快速的,騎馬步兵需要耐力好、耐粗飼的,並且在書裡羅列了大量不同的血脈用途。

邵樹德親自稽核、評議。

雖然內容還有些粗陋,甚至有一些錯誤,但已經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了,在育種學說方面具有開創意義,因此欽定王雍為第一屆“夏王賞”得主,並遣人將3600緡錢送到他家中,另賜獎狀一封,以示褒獎。

“謹遵大王之命。某回去後便想辦法。”十一郎立刻應道。

夏王賞的頒發是有轟動效應的,至少在關中、關北、河隴一帶,稍微有點訊息渠道的人都知道了。且因為這事太稀奇了,獎賞太豐厚了,幾乎可以說點滿了傳播效應,太多人為之津津樂道。

聽聞今年夏王賞很可能被頒發給一個農婦,因為她對羊毛紡紗、織布機器做出了相當程度的改進,得到了夏王的認可,即將一夜暴富,同時還會獲得一個外命婦爵銜,比首屆的王雍更讓人震驚——王雍好歹還是士人。

十一郎走後,邵樹德招呼招呼眾人喝酒吃肉。

“鐵林軍要著手開始整編了。”邵樹德說道:“軍使由我親任,副使野利遇略。”

整編後的鐵林軍高階將領有軍使、副使、都虞候、都遊奕使、左廂兵馬使、右廂兵馬使各一員。其中都虞候是鄭勇,都遊奕使徐浩,這都是鐵林軍原有的老人。

左廂兵馬使由郭琪擔任,右廂兵馬使由甄詡擔任,這兩位也都可以算得上老人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