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接見 (2 / 3)

“澠池縣更大,編一萬戶。”

“硤石縣,一切如故。”

“王屋縣,還待奪取。”

邵樹德大體上說了幾個縣的安排,主要是說給杜曉這個營田巡官聽的。

這番佈置,有點後世北宋、西夏在綏、銀等州邊境,搶耕、護耕、盜耕的意味了。

雙方在戰線犬牙交錯的地方招募百姓耕田,聽起來不可思議,說到底還是為了就近獲得糧食,減輕後勤壓力。

每到春播及收穫時節,都必須重兵壓陣,尤其是後者,收完自己的再去搶別人的。

以北宋的國力,即便有黃河水運幫忙,都對長途轉運物資非常畏懼。邵樹德當然也想在前線收穫大批糧草,就地征戰了。

崤縣五千戶百姓,除少量華州夫子外,大部分都是党項山民,參加過對汴軍的作戰,農閒時也經常訓練,家中都有武器。邵樹德不指望他們的子孫有多能打,但他們這些第一代人,還是敢拼命的,服從性也很好,都是潛在兵員。

汝州的汴軍,有胡郭城擋著,大隊過不來,小股人馬翻山越嶺而來,還真不一定玩得過這些土團鄉夫。所以,崤縣這會基本已經算是後方,可以放心生產。

垣、澠池二縣就有些麻煩了,直面汴軍威脅。一路出王屋,一路出硤石堡,還是可以騷擾到的。但既然敢設立邵州,就是欺負汴軍主力在東面,西邊兵少罷了。

而且山勢連綿,可以選擇的路線很少,路也不是很好走,你來就來吧,巴不得你出城呢。

如果是步兵,來了不一定回得去。如果是騎馬步兵或騎兵,那我就和你耗。反正朔方軍組建騎兵的成本較低,看誰耗得過誰。把你這些機動力較強的兵種耗完了,也就好辦了。

“大帥放心,某到任後,必查訪各處,修繕水利,開墾田地,以濟軍需。”杜曉保證道。

“好!所需幕僚、雜任,爾自專之,我一概允准。”邵樹德讚許道。

河南府鼎盛時期二三百萬人口,現在十餘萬,主要集中在洛陽盆地。邵樹德絲毫不懷疑,在洛陽以外的地方,狐狼之類的野獸數量遠超人類。

黃巢、秦宗權、孫儒、李罕之四人乾的好事!

呃,這事不能深究!張全義曾經恢復到五萬戶,接近三十萬人口,為何現在只剩十餘萬?這個事情嘛,哈哈,今天天氣不錯,肯定是跑崤山、熊耳山、伏牛山裡面去了。

與杜曉談完後,邵樹德又看向一眾經學學生,好像是在看自己的得意作品。

“昔孔子謂伯魚曰:‘其先祖不足稱,其族姓不足道,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後裔者,豈非學者之效也?’爾等誡之。”邵樹德說道。

“謹遵大帥教誨。”眾人紛紛應道。

“吾兒亦誡之。”邵樹德抓著兩位愛子的手,道:“吾祖邵正元田舍夫也,勤而好學,披荊斬棘,開闢田宅,家境殷實。吾父清和公效命軍中,苦練技藝,遠近鹹以為勇士。故君子不可以不學。不學則不明,不知其源,誡之,誡之!”

“兒知道了。”二人一齊答道。

“河南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無數,是非曲折難以論說,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這裡決定了許多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問鼎中原之說。”邵樹德站起身,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前,道:“澠池縣大治,是奪取洛陽的第一步。爾等赴任之後,但凡有所作為,我都看在眼裡。先祖不足稱,不要緊,族姓不足道,亦無妨,爾等家族基業,皆興於爾等之手,豈非一樁美談?我從不吝於官位、賞賜,都好好幹吧。”

“遵命。”眾人又應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