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事也不是沒有操作的空間。
朝廷如今最迫切的願望,還是收回蜀中財賦重地,尤其是西川鎮。西門文通、滿存、李鋋三路神策軍西出,難道是白來的麼?說不定,待平定山南西道叛州後,馬上就會派出重臣,比如某位宰相、權宦,讓他們統領大軍入蜀,剿滅陳敬瑄、高仁厚及諸楊勢力,先將蜀中貢賦送到長安再說。
其實,若不是邵某人強行替諸葛氏出頭,朝廷一定也想把山南西道一併收回。三川在手,財政上便可大大喘一口氣了。但如今顯然不可能了,那麼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把蜀中握在手裡。
這時就可以與朝廷講條件了!
邵樹德仔細想了想,以朝廷那麼急迫的性子,這事還是有那麼幾分成的可能性的。
“此事可讓韓全誨來操作,讓他派箇中官至長安,先探探朝廷的看法。不過,眼下還是先把精力放在戰事上吧。”邵樹德說道。
四月十八日,邵樹德以山南道招討使的名義,傳令諸道軍將帥至漆方亭。他要升帳點將,佈置作戰任務了。
二十日,各軍將帥齊聚大營。
邵樹德高坐帥位,身側是監軍使韓全誨,看他那樣子,只在椅子上坐了小半個屁股,顯然不敢與邵某人平起平坐。
邵樹德掃了眼帳內諸將。折宗本、程宗楚、朱玫、李孝昌、東方逵、西門文通、李鋋、滿存以及各鎮之軍使,總共二三十人,濟濟一堂,分列左右。
很好,就是這種感覺!這就是權力的滋味,男人最好的春藥。
“諸位,本帥已決定,分四路進兵,散關道一路,某親領。張彥球!”
“末將在。”
“你任褒斜道指揮使。”
“末將遵命。”
“朱玫!”
“末將在。”
“你任駱穀道指揮使。”
“末將遵命。”
“子午谷一道,兵已出。各路指揮使之下,還有指揮副使、糧料使、斬斫使等職,待會自有人來宣讀任命。本帥就一句話,楊復恭、楊守忠不過數千兵,咱們以泰山壓頂之勢壓過去,一舉擒殺之。”
“吾等謹遵大帥之令。”
諸將散去後,邵樹德又與折宗本密談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