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百度網盤> 第三十六章 新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新家 (3 / 3)

這還是隻是正常發展的速度,如果來個加速發展呢?比如他從河陽、澤州帶過來的這七個千戶。

這七千戶,基本都是普通民戶。聽聞靈武郡王在河南募兵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的軍士家屬也要跟著去靈夏。大通馬行招募流民,甚至還花錢買人,無所不用其極,一年也能弄到幾千戶吧?

人,在飛速流入,糧食、牛羊,日漸增多,這都是實力啊!本來西北就有強兵、戰馬,所缺者財貨、糧食罷了,若是讓他們再補上這一環。等關東將帥回過神來,怕是已經勢大難制了。

河南大地上,秦宗權還在肆虐,將帥們還在打來打去。河北稍好一些,但也在咬牙供給錢糧、戰馬乃至兵員,支援孟方立、赫連鐸二人,對抗河東李克用。越打越窮,越打人越少,最後怕是全都要完!

我是站在靈武郡王一邊的,甚好。

九月初八,沿著驛道行了二十餘日後,難民大軍陸續抵達了靈州回樂縣以東,並在此紮營。

李劭聞訊,親自過河撫慰。

看著一個個面帶風塵之色的河陽、澤州民戶,李劭眉開眼笑。

四年來,靈州戶口逐漸殷實,耕地也從最初的五千餘頃增長到了一萬一千四百餘頃。這還遠遠不夠!光一個回樂縣,北周、隋代及國朝開鑿的灌渠便可灌田萬餘頃,如今才利用了多少?

從秦代開始,發三十萬人修渠。漢武帝元狩三年,山東水災,“民多飢乏”,徙山東貧民於朔方,“七十餘萬口”,又是大修水渠。

這兩朝的“暴力開渠”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遺產。甚至到了魏晉時期,佔領此地的胡人政權都受不了灌渠的誘惑,居然種地了!比如南涼的禿髮烏孤在位時“務農桑”,相當一部分胡人棄牧從耕,再加上大量漢人農戶,靈州、河套之地的農耕文明仍然頑強地存在著。

秦漢遺留的舊渠在北魏時期又經歷了大規模的修繕、擴張,北周、隋代及本朝承之。李劭覺得,大帥定下的靈州養五萬戶三十萬人口的計劃是肯定能實現的,如今舊渠尚在,不用你去開鑿,只需稍稍清理、疏浚,有的甚至都不用疏浚!

田不缺,渠不缺,缺的是人!

數萬河陽、澤州百姓,即便與河渭諸州對半分,也能分得三千餘戶,這是極好的。

李家與靈武郡王已經綁在一起,李劭的兩個兒子,一個在綏州綏德縣當縣令,一個在振武軍金河縣當縣令。為了兒孫的富貴,他也是拼了,一定得出成績,得讓大帥覺得他勞苦功高。

墾田,就是最容易出成績的地方!

“靈武郡王正帶鐵騎軍、豹騎都趕來靈州,估計數日內便到。某帶了些糧谷、酒肉過來,諸位好生休息幾日,便可見到靈武郡王了。”李劭對著百戶以上的管事者說道:“爾等不遠千里來投,某感念甚深。從今日起,便可安定下來了。靈州八縣,地多得是!也無蕃人寇邊,爾等可放心屯墾,繁衍生息。”

“靈州,從此便是新家了!”

遠方的大河上漂過數片帆葉。

河兩岸,是剛剛收穫完畢的田地,麥垛隨處可見。

農人們扛著鋤頭,走在汩汩流淌著的小水渠邊,滿臉歡笑。

再遠處,天邊的朵朵白雲之下,是蒼松翠柏,綠樹成林。牧人們驅趕著牛羊,高亢的歌聲驚起南歸的大雁。

“這新家,似乎也不錯。”符存審燦然一笑:“比河南好多了。”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