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廬氏沒有名分,當不了贊普,他們需要自己在臺面上裝點門面。而自己也需要沒廬氏來幫他遮風擋雨,清除一開始就滲入象雄的于闐勢力,擺脫大夏朝廷的鉗制。
只要好好談,沒廬氏應該會給自己一部分權力的,畢竟他們也不想頭上有人指手畫腳。
唉,搞砸了。
不過,還有機會。
陪同他來洛陽的隊伍裡,就有許多沒廬氏的人,可以和他們好好談一談。
******
同樣是正月,敦欲抵達了洛陽。
公駝王奧古爾恰克在去年病死了,敦欲繼位。
整個過程大體平靜,除了有少數葛邏祿人叛亂之外。
草原汗王繼位,一般而言都會出點么蛾子,沒那麼順利。但八剌沙袞的權力交接就這麼順利完成了,因為有朝廷冊封:敦欲已是第二代忠順碎葉王。
叛亂的部落遭到了無情的打擊。
熱海突厥、趙王聯合出兵五萬,連帶著八剌沙袞的數萬騎,將這些腦生反骨的葛邏祿人屠戮一空,牛羊、丁口盡皆瓜分。
這就是所謂的鐵三角的威力了。
三個勢力、四大家族,共同影響著這個廣闊的區域。
但敦欲也知道,鐵三角穩固,需要大夏朝廷的居中調和,不然自己就會打得不可開交。
牧民們爭奪草場、水源,不會有矛盾嗎?
吸引商人過境,不會有競爭嗎?
共同對敵之時,也會產生矛盾。
總之,當鄰居當久了,就不可能和和氣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調解了。
敦欲對朝廷幫他穩固地位非常感激,曾經在上一代公駝王時期拖延很久的碎葉鎮軍之事,終於有了結果:他同意在八剌沙袞一帶劃撥土地,安置鎮軍。
據悉,碎葉鎮軍員額定為六千人,今年開始第一批遷徙,兩年內完成。
敦欲算了算,碎葉鎮軍組建完畢後,大夏朝廷在天山內外的鎮軍數量將達到四萬九千人。
其中,高昌鎮軍六千已組建數年,家屬早就安置完畢。
雙河鎮軍本有六千,最近兩年,又陸陸續續派發了一批新兵院的人馬過去,擴充到了一萬,家屬大體安置完畢,今年還有最後一批收尾安置。
疏勒鎮軍一萬二千,家屬業已安置完畢。
于闐鎮軍五千,家屬業已安置完畢。
姑墨、龜茲鎮軍各五千,以裁撤的新兵院新兵為主,外加三千廣捷軍士卒,主要是來自河東的晉兵,戰鬥素質一流,有他們以老帶新,可快速形成戰鬥力。
此二鎮兵馬的家屬遷移還只開了個頭,會在未來三年內陸陸續續完成——一切視當地錢糧是否充足。
敦欲知道,大夏朝廷設定鎮軍,不僅僅是軍隊的問題,事實上更是一次移民大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