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韜依稀記得,太子領兵攻渤海時,康福就在帳下,似乎還立了點功勳,不會那時候就投靠了吧?去年太子整頓鐵林、武威二軍,康福就莫名其妙從安東府營口縣被調過來了,從府兵搖身一變成為禁軍軍官,要說沒有問題,鬼才信!
又是升官,又起新屋,康福這廝運道不錯啊。
對面的舊宅質量太差,康福似乎看不上眼,往洛陽縣打了個申請,直接原地改建新房了——這麼高調,早晚被人搞!
郭崇韜站在閣樓上看了好一會。發現康福的這個新宅比較有意思,似乎還抹了火坑,這應該是從遼東帶回來的習慣。
原本的木牆被全部拆除,換成了磚牆。地基早已打好,牆也砌了兩尺多高。
這幾年,洛陽周邊的磚瓦窯生意興隆,規模一擴再擴,最大的一座,聽聞每個月產二十萬塊磚,足可以建起康福家的這個院子了——如果是小民宅,幾萬塊磚就夠了。
磚窯之外,還有石灰窯、木材烘乾窯。
別看大夏各種賺錢的買賣層出不窮,但磚瓦、石灰、木材三大樣,生意從來都沒差過。
最早一批來洛陽的權貴,如果蕭遘、蕭蘧兄弟家,就有族人經營磚瓦窯,生意極其火爆——聽聞在靈州時,蕭家就做這個買賣了。
聖人喜歡磚房,這是眾多周知的事實。磚瓦輪窯的出現,讓磚頭產量大增,價格大降,整個市場一下子就做大了。
如今有點錢的,都想把木屋改成磚房,至少是磚木混合結構。再考究點的,直接花大價錢買條石,與磚頭混著建蓋屋宇。
各個磚瓦窯裡生產的磚瓦,幾乎在磚坯剛入窯的時候,就被人預定一空了。從來沒有賣不出去的道理,簡直是坐地數錢,比販私鹽、開礦採金還賺——講道理,挖金子真的不是很賺,除非是朝廷還沒發現,私下裡偷採的金礦。
不過,最近又有一個新潮流。隨著波斯數學、建築學大行其道,很多高門貴室大量聘請營建士,改造自家在城外的別院,興建了很多高層建築:磚石結構的。
數學家們一邊設計,一邊現場計算,整個完工之後,成本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而且一個個拍著胸脯保證,這樣的石質建築可用數百年,作為家族傳承之基。
郭崇韜很是無語。
大夏都不知道能傳承多少年,這個貴族的石頭房子能堅持那麼久?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歷朝歷代的房屋儲存不下來,主要還是戰亂,而戰亂中對建築破壞最大的一招便是縱火——當年黃巢就放火燒了宮殿,最後還是靠金商節度使李詳進獻木材,長安三大內才得以重修。
如果是石質房屋,或許還真沒那麼怕火。
郭崇韜搖了搖頭,這個世道改變得有點大。
它不是一下子劇烈改變很多東西,而是幾十年來慢慢改變,讓人慢慢適應。待幾十年後回過頭來一看,才猛然驚醒,整個社會居然已經翻天覆地了。
會人亡政息嗎?
有些會。
有些則永遠不會。
今上,還是做了很多事的,或許也是古往今來對傳統社會面貌改變最大的一個人。
郭崇韜又默默回想昨日入宮覲見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