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信步走下大堤,踩在鬆軟的田埂上。
農田之中,碧綠的麥苗長勢良好。
河溝之內,猶能見到灰黑脊背的魚兒。
蘆葦正中,野鴨撲飛而起,落下幾片羽毛。
稍遠之處,桑林密密麻麻,延伸到遠處的天邊。
漁人駕著小棹,在河面上劃來劃去。待在夏日,這些河湖之上,便會滿布菱角、荷花,河湖之內,螃蟹、游魚密密麻麻,肥美無比。
一年兩熟,又有絲茶漁鹽之利,還有發達的航運及海貿,淮南確實是好地方。
隨著暖期的逐漸結束,經濟重心的南移,確實不可避免,地理優勢太大了。
“該去揚州看看了。”邵樹德回到了驛道上,看著晴朗的南方,說道。
此世的他祖籍淮南,後世的他還是淮南人,兩世為人,都與此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此時看到淮南的一草一木,就很容易陷入回憶。前世那些早就泛黃甚至快要遺忘的記憶,一股腦兒湧了出來。
回憶啊回憶,讓人著惱,又讓人沉醉。
午夜夢迴之時,他都有衝動,想要回到三十年前,哪怕皇圖霸業毀於一旦。
清醒之後,他啞然失笑。他不是想回到三十年前,而是想回到那個精力充沛的壯年之時,回到有老兄弟陪伴的崢嶸歲月。
時光最是無情,消磨了多少豪情壯志。
蕭蘧也看向南方。
揚州是陛下祖籍所在地,但自武周以來,已經過去二百餘年了,與家鄉的聯絡早就斷了。
聽聞太子領兵攻淮南時,就有人前來攀親戚,結果是亂鞭打出。
陛下對揚州,應該只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心情。
他真正想去的,可能還是南京。
西京三大內(太極、興慶、大明三宮)、東京兩大內(紫薇、上陽二宮)、北京臨朔宮,聖人都住過幾年。南京揚子宮已經完工大半,收尾工作一兩年內即可完成,現在其實已經可以住人了,聖人或許想去看看?
他也對南方非常好奇。
聖人總說天氣變冷,南方將來會變得更加宜居,會成為財賦重地。說得多了,蕭蘧就愈發好奇,想領略一下江南盛景。
其實他現在已經有些感受到了。
北方很多地方,漸漸已經無法兩年三熟了,開始向一年一熟的方向滑落。而南方卻可一年兩熟,長此以往,財富分佈將徹底逆轉——從徐州一路南下,他看到了很多徵兆。
大勢如此,浩浩湯湯,無人能夠改變。或許,該多派一些家族晚輩到南方去了,投入更多的資源,以佔得先機。
離開楚州山陽後,聖駕沿著漕渠南下,過安宜、高郵,抵達揚州。
這個時候,煙花三月已近在咫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