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 第五十三章 看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 看海 (1 / 3)

紀功寺內的交談是比較“愉快”的。

或許,是真的愉快吧。因為大家喝了不少酒,也沒任何爭執或不情願。

來之前,這些人內心之中,差不多就有隱隱猜測,只不過沒法證實或還抱著僥倖心理。

朝廷的旨意,最先抵達的陰山緣邊諸州。

剛剛忙完夏收的豐州府兵,被緊急徵召了起來。他們一人三馬,帶著兩名僕從,馱著食水、甲冑、大槊、強弓,至各處集結。

這是酋豪們南下時看到的場景。

其實也沒幾個兵。豐、勝二州總共才萬兒八千的府兵,因為部曲較少,有些人甚至要親自參與農活,財力和戰鬥力都很一般。

鎮軍也就一萬多,大部分還是步兵,真的很可怕嗎?

他們不怕這些兵,怕的是那個在登州看海的老東西啊。

所以,最終乖乖地來到登州,在一個充滿壓抑氣氛的寺廟裡,喝了一頓滿不是滋味的水酒,接受了一個讓他們哀嘆不已的條件,然後還要留在這個老東西身邊逢迎拍馬,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

有些事情,看來就是命中註定,沒有任何改變的辦法。

七月底的時候,邵樹德帶著他們來到了蓬萊鎮,一個與赤山浦激烈競爭登州第一大港的地方。

港灣之內,鈴鐺每響一下,就有一艘船隻離港,前往北方。

遙想二十多年前,北上的船隻載運最多的貨物就是糧食和軍械了。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它們載運的貨物,已經悄然變成了絲綢、蜜餞果子、葡萄酒、清漆、燈臺、藤椅之類的商品,甚至就連來自雲南的桐華布之類的特殊高價值商品都有。

這些貨物,外形不一、價值不一,老實說很佔地方,運輸起來相對麻煩。

但需求就是一切。

有需求,別說雲南了,吐蕃的犛牛角都能給你整來,只要付得起錢。

所以說商人喜歡統一大市場!

邵樹德依稀記得,17世紀法國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及其繼任者馬紮然,依靠強硬的政治手腕,取消了各省之間的關稅,形成了統一大市場,極大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充實了法國國庫,為路易十四親政後的興風作浪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9世紀,普魯士在北德意志搞的關稅同盟,也是破除了各個邦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形成統一大市場,隨後北德意志邦聯成型,經濟推動了政治。

大夏則是另一種情況。

邵樹德取消大部分稅卡,進行稅制改革,說實話也是為了促進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之前藩鎮割據時代,有些時候銅錢甚至都不允許出境,更別說那些多如牛毛的稅卡以及故意抵制外鎮商品的氛圍了,這些極大阻礙了商業的交流,是他難以容忍的。

大夏二十餘道,任何一個道的商品都必須低成本、自由進出其他道。這是個最基本的要求,但歷史上大部分時候做不到,直到後世建國,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看到那些船了麼?”邵樹德問道。

“看到了。”莊敖、蘇支、渾釋之等人紛紛點頭。

“從蓬萊鎮到旅順港,如果遇到好風,一日夜即可抵達。去新羅,也不過三五天。”邵樹德說道:“一艘船能載運數千斛糧食,如果在陸地上,往往需要百輛四輪馬車,如果是普通的二輪馬車,則要更多。”

七個人都沉默著不說話,靜靜看著港灣內密密麻麻的船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