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參軍。”高昭望看向高說,行了一禮,道:“我侄兒面見邵聖,回來便說此為真天子,渤海大氏、高麗弓氏,望之皆不似人君。事已至此,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平壤高家,願為大夏之臣。”
“高將軍深明大義,聖人定有賞賜。”高說笑道。
高昭望點了點頭,然後轉過身,看向各家土豪,道:“弓裔狼子野心,想侵吞浿北諸郡,爾等若還不醒悟,自棄何多!”
眾人支支吾吾。
有幾個人心中打定了主意,跟著高昭望走。
有些人則未下定決心,猶豫不決。弓裔盯著他們的土地、人丁,邵樹德就不是嗎?二人有什麼區別?憑什麼就要選一個?
還有一些人似乎與高麗勾連不淺,眼珠亂轉,竊竊私語。
高昭望也不理他們,又對高說道:“其實,五年前我就去過渤海上京入貢。一路看下來,便覺得渤海暮氣沉沉,有亡國之相。後來果然被契丹打得狼狽不堪,若無夏兵伐契,不出三年,渤海西京、南京都將失去,中京或也不保。但就是這麼強大的契丹,也被邵聖一朝平滅,可見大國之兵驍勇善戰,遠非契丹、渤海之流可敵。弓裔,當然也敵不過。”
“高將軍是有大智慧的。”高說讚道。
聖人常說“紅利”,這不紅利就來了麼?
契丹人這些年的名氣越來越大,即便浿北諸郡亦多有耳聞。事實上他們曾被渤海王徵過丁,與契丹人交戰,結果自然不用多說。
但如此強大一個契丹,控弦四十萬騎的契丹,如日初升的契丹,也被大夏擊敗了。那麼,有些人自然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這就是紅利。
“前些時日有人來報,言有兩艘海船遭風浪侵襲,逃入港內避難,為人所執。我稍一打聽,原來是大夏平海軍之艦船,今已遣人發還財物,送其離去。”高昭望笑了笑,道:“幸未被加害,不然又得大開殺戒,向朝廷賠罪了。”
高說真不知道還有這回事,聞言立刻說道:“高將軍拳拳之心,聖人定有所感。高氏富貴,無憂矣。”
“未得戰功,如何安享富貴。”高昭望搖了搖頭,道:“王師若二徵渤海,我願率高氏子弟軍前效力,也趁機了結與渤海人百年來的仇怨。”
這是有上進心的,知道光靠獻地只能得一些無關緊要的官位、財貨賞賜,於家勢無補。既如此,不如橫下一條心,投入更多的本錢,或能振興家門。
高說一直在平壤待在了九月二十五,然後便心滿意足地離去。
作說客,當然也是有功的。浿北高氏都有上進心,他營州高氏就沒有嗎?大夏立國不過七年,機會多著呢。
推薦朋友的書《犁漢》,寫得不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