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 第九十七章 降人與召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七章 降人與召回 (2 / 3)

鐵林軍追擊,為李嗣源伏兵擊破,敗退而回。隨後西邊傳來訊息,有蕃兵南下叩雁門關。仗打到這個份上,已是難以取勝。

夏人堅決不走,雙方傷亡都很慘重。李存進灰心絕望之下,想著投降叔父也不錯,於是開城。不過他是厚道的,臨降之前遣人通知了李嗣源,嗣源驚駭退走,蔚州大戰就此落幕。

李存進根據之前得到的訊息,五營新軍的右營一萬多人已被打散分給代北、嵐石戰場各部,補充戰損。

曾經鼎盛一時的五營新軍,在編入契丹後一度有六七萬人。但中營被拉出去補充戰損,現在右營也

被分散補了出去,再算上陸續逃亡幽州的契丹人,現在已不足四萬,可能也就三萬五千上下,損失是十分

大的。

李存進其實曾經勸過晉王,放棄掉蔚州這個突出部。反正幽州已經沒了,留著蔚州有何用呢?夏人攻來,你還得出兵救援。這戰事一起,你還能保證次次打贏?縱是打贏,傷亡也不會小。繼續堅守蔚州,只會被夏人不斷放血,最後還是守不住。

無奈晉王不聽,結果今年的大戰,恰好印證了李存進的判斷。李嗣源已經打得極好了,而李存進自己在一開始也是拼死守禦,打得夏人火冒三丈,蔚州依然堅不可摧。

最後河東依然輸在硬實力對比上。

人家死傷了,新兵院直接補上。你死傷了,卻沒這麼多新兵可以補充。

想明白了這點,李存進直接投了。甚至他也勸李嗣源投降,無奈沒有回應。

不管他了,各人有各人的福分。李嗣源想死,那就死好了。

午後時分,上任不過數月的北平府州軍指揮使李修親自來看望聖人的大侄子—李修,夏州人,武學生李重之子,重攻廬州朱延壽時衝陣戰死,聖人錄其子至安邑龍池宮讀書習武,後任沂州州軍指揮使這次調來北平府,算是升了半級了。

李修一來,軍士們也不再有氣無力了,當場端來了果脯、酒水,甚至還煮了兩條大黃魚。

「託李指揮的福了。」李存進笑道。

「李使君勿憂。聖人遣我來問,府內用度可有短缺。若有,儘管開口,立遣來送來。另,使君家人還在路上,不日即可抵京,一家團聚。」李修說道。李存進的家人也在蔚州,與俘虜們被一起送往北平府—此番大戰,前後俘虜蔚忻代軍士土團萬餘人。

「今上果是信人。」李存進嘆道:「我全家得以團聚,此皆聖上之德也。

「聖人對待親人,那真是極好的。」李修一邊說,一邊給他倒酒。

李存進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嘆道:「打打殺殺這麼多年,想搏那虛無縹緲的富貴,結果越搏越遠。如今也好,解甲歸田,安安靜靜養老,也不錯。」李修又給他倒了一碗酒,笑道:「李使君萬勿自棄。君可知存孝、嗣本、嗣恩三人官居何職?」「聽聞李嗣恩任滑州刺史,倒是個好地方。李存孝領耀州刺史、掌清夷軍,李嗣本卻不知也。」李存進答道。

「不意晉陽竟流傳著這些訊息!」李修喜道。李存進有些尷尬地一笑,道:「閒時聽人說的也不知真假。」

「李嗣恩確實是滑州刺史,已任職半年有餘。」李修介紹道:「清夷軍已罷廢,四千軍士領了賞賜去安東府當府兵了。李存孝則去了平盧軍,擔任都遊奕使,仍遙領耀州刺史。平盧軍兩萬眾,都是高家兄弟帶來的降兵。李嗣本目前官居營州州軍指揮使之職。」

「原來如此。」李存進心中一動。叔父給侄兒們安排的去處都不錯啊,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軍頭,除非老於病榻之上,或者實在山窮水盡了。不然的話,你讓他解甲歸田,那真是渾身難受處處不自在。李存進便是這類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